主页 > 茶叶介绍 > 生茶,普洱茶的标准,没有之一
2022年02月28日

生茶,普洱茶的标准,没有之一

 当您看到标题,相信很多人已经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语惊醒梦中人了。是的,生茶用的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但也是在最简单的方式中,融入了最复杂的方式。因为我们看到朴素,环节少,所以简单,因为比科技工业简单,所以朴素,因为比科技工业美好,却无法解开秘密,所以最复杂。而这个秘密的基础,就是越陈越香。
很多做绿茶,喝绿茶的人往往会贬低普洱茶,认为是不精细,工艺简单,粗暴,卫生情况难以控制等等。但最终忘记了,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简单的加工方式,所以,在普洱茶界,有人说拼配好,有人说发酵的熟茶好,但是都不如纯料生茶来的好。很多人反对我说的,因为纯料没味道,因为生茶伤胃,所以要拼配,要熟茶,这才是对的。
我们知道日本,他们崇尚生食,每年有很多人,因为生食对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而产生威胁,但是他们乐此不疲,但因为他们注重安全卫生,因此更多的人得到了保障,这就是“生”的秘密。
曾经的文章中,我经常提到,伤胃的生茶,做出来的熟茶也是伤胃的,这里的知识有很多,而数据是显示不出来的,我们只有用品质通过自己的品尝来获得。或者以承诺能解决问题的人,跟着他们学茶,喝茶,因为这样会绑着人,让人失去自由,陆羽在茶经中特别说明了茶的安全性问题,李时珍也再次对茶做了“种种内伤,自不觉尔”的补充。
生茶与《茶经》什么关系?茶经描述的茶,虽然用茶的方式与现在的不一样,但几乎都是以绿茶为基础,而唐代的绿茶与生茶标准来说,是一样的,都需要符合“越陈越香”的标准。如果我们读过茶历史,我们会知道,茶为了方便携带,会成为紧压茶,如果是散茶,为了携带方便,可能是原叶放在瓶子,盒子里,也可能是磨成茶粉。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时期,茶叶的保存就成了问题,因为那时候没有冰箱。所以唐朝时期,茶叶的制作工艺,就要符合常温下保存的标准。因此,我们如果真正读过茶书,我们会知道,中国六大茶类传统工艺,都会有,“味愈盛”的标准,也就是今天人们说的,“越陈越香”。
而今天,我们做的绿茶,不是“越陈越香”,而是把茶强加于“越陈越醇”的特性,其实质是,越来越淡,也就是说,慢性变质。那么,生茶还会不会继承“越陈越香”的标准么?目前,您需要满足并承诺生茶新茶不伤胃的条件,才有机会成为越陈越香的茶。
我曾经说过,慢性中毒的食物长期食用,会成为慢性中毒的体质,那慢性变质的茶进入身体,我们会怎么样呢?像这样的茶都会变质,我们喝这样的绿茶,身体能不变质么?但是当我们喝一杯可以越陈越香的茶叶时,您认为您是否可以让身体慢慢好起来么?这就是传统工艺的美好与事实。
很多人说,我喝不出来,比较不出来,的确是这样的,长期科学工业的食物,让人身体进入了麻痹状态,要解开麻痹状态,首先是给自己的身体解毒。而给自己身体解毒的方法,就是知道什么是理性喝茶,那么怎么理性喝茶呢?
《茶经》里,陆羽直接给出了答案,夏兴冬废,非饮也,这句话的意思,我觉得已经不需要去解释了。他的潜台词用今天的方式理解是,如果喝绿茶,生茶,是采用夏兴冬废方式,最终是常伯熊的结果。常伯熊因为不会喝茶,所以晚年得了“风气”,劝人少喝茶,也就是今天的慢性中毒体质。
而我们现在以歪曲“夏兴冬废”的方式,用发酵的方式将茶变熟,其实是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是慢性中毒,而长期喝慢性中毒的茶,时间久了,会得到慢性中毒的体质。这个是绝对的,因为只是时间问题。您学会了么?虽然现在的熟茶工艺,从科学层面上,我们看到了精细,但不知道未来五年会不会更安全,但您是健康与生命,愿不愿意成为发酵茶的实验品呢?
来源:仁易普洱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m.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