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茶叶种植可以追溯到千年之久,普洱茶以历史悠久闻名的茶山茶区也是层出不穷。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关于普洱熟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历史与书本上都没有明确记载。最早的说法见于台湾出版的《普洱茶》一书,称为清末民初熟紧茶。
熟茶不同于生茶,无论怎么讲熟普的历史发展期相对还是太短,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熟普被人为加工工艺发酵,到现在也只有短短的40多年的时间。人工发酵普洱茶是发明创造,与自然发酵异曲同工,因此熟茶虽然年轻,却顺利在诸多茶友心中拿下一席之地。
“高端熟普”名片不好拿
万事万物只要名字前头被加了高端,怎么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其实高端熟普早已经出现,随着普洱茶品饮人群的扩大,部分资深茶人和老茶鬼基于对某些山头、区域的好感及热爱,开始对熟普追原料、追工艺、追山头、追风格、追更高的口感、追更注重细节的成品。
需求往往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了最后醇厚的茶汤体验,从原料到制作再到仓储都必须是优中选优的存在。要知道普洱茶的醇是源于厚重的茶气,而云南大叶种茶似乎生来就存在着这样的优势,可即便如此,“高端熟普”这张名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得到。
令人瞠目的成本
说起来,制作熟普比生茶更复杂、成本和风险更高。选料是最开始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原料如果不够优质,发酵工艺做得再好,坯子也有问题。一款被冠名“高端”的熟普,除了后期加工技术要过硬,更不能忽视原料的使用。
且不说古树纯料产量的日益稀少,单单是后期加工产生的损耗就足以叫人肉痛。茶圈里虽然有着“贵生不贵熟”的说法,但值得一提的是,用同等级的原料做出来的同等质量的熟普和生普在成本上熟普一定会比生普高。
难以置信的制茶风险
熟普制作的风险在渥堆发酵环节尤其明显,洒水量、发酵堆量、厚度、温度、湿度,发酵时间等等每一细节都需要很高的经验和技巧去把控。在长达几个月高温、高湿的渥堆精制过程中,茶叶中的微生物菌群会发生极为快速的化学反应,稍微一个不留神就有着发酵不当、烧心等多个风险,这数量庞大的毛茶也就算是废了。
高端熟普,尤其是在下足了原料本钱的熟普,一旦制作失败很可能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其间风险不可谓不大,所以没有点“家底”和实力还真不能轻易尝试制作“高端熟普”呢。
高端熟普的成功并不容易,因为往往意味茶品内质更高更细致的表现。它完美地体现了天然古树茶叶与人工的结合,将普洱越陈越香的特质发挥到最大。茶圈永远不会拒绝优质的存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高端熟普的魅力所在。
来源:洱颂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