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红茶、熟茶都含有茶褐素,但二者却有不同
2022年02月28日

红茶、熟茶都含有茶褐素,但二者却有不同

 红茶和熟茶中都存在大量的茶褐色,但两个茶类的茶褐素在形成途径、化学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
一,红茶的茶裼素
红茶的茶褐素占干茶重量的4%~9%,是红茶茶汤中一类非透析性的高聚物,是红茶茶汤发暗的主要因素,竹尾忠一(日本茶叶专家、生物化学领域专家)等分析指出:随着红茶的等级下降,茶黄素含量降低,而茶褐素的含量增加。
目前人们对红茶茶褐素的具体组分及生物化学性质尚不清楚,其形成途径,据认为是茶黄素、茶红素与蛋白质、多糖、核酸类物质在内源酶(茶叶自带的酶类)酶促作用及热力作用下,通过偶联氧化(一种化学反应形式)形成的聚合物,部分可溶于茶汤,部分留在叶底。
对红茶茶褐素单独功能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是通过红茶提取的茶色素(包括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总体进行的,可参考前面讲述茶黄素及茶红素的文章,
总体来说,红茶中茶褐素的存在,被认为对红茶品质有负面影响。
红茶茶色素含量及影响
而众多的研究表明,熟茶中的茶褐素却是一类重要的功能物质,它既是熟茶茶汤中的最主要成分,也是熟茶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
二,熟茶茶褐素
熟茶中的茶褐素含量很高,占熟茶干重的10%左右,能溶于水,让熟茶干茶及茶汤呈现棕褐色或褐红色。
熟茶茶汤
熟茶茶褐素是一类具有酚类物质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组成都非常复杂,通常认为其主要形成途径为:
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的茶红素、茶黄素与蛋白质、多糖、脂类物质,在微生物分泌酶的酶促作用、湿热作用下,通过氧化偶联聚合(一类化学反应形式)反应形成的聚合体。在熟茶茶褐素中,脂类物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熟茶茶褐素一部分可溶入茶汤,一部分留在叶底中。
熟茶发酵车间
红茶与熟茶的茶褐素形成机制并不一样,红茶茶褐素主要是在茶叶本身带有的内源酶的作用下形成,后者更为复杂,是在湿热条件下,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形成,二者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特性有较大差异。
在一项实验中,对茶褐素的粗提物通过酒精(乙醇浓度80%)处理,分离出了咖啡碱。
结果说明在熟茶茶汤中咖啡碱与茶褐素处于紧密结合状态,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及咖啡碱的兴奋作用,由此可以解释两个现象:
一是虽然发酵后熟茶的咖啡碱含量有一定增加,但熟茶喝起来却醇和甘甜,苦涩味很轻;
二是相比生普及其它茶类,熟茶的咖啡碱含量更高,但熟普却不太影响睡眠,大部分人饮用后仍能安睡。
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研究证明,熟茶茶褐素和洗涤剂的表面活性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喝熟茶后,茶褐素和食糜里的油脂结合,变成了更大的大分子物质而不能被肠道吸收,油脂被带出体外,即人们俗称的“刮油”。
多项茶褐素饲喂大鼠的实验证实,熟茶茶褐素能增加多种脂肪酶的活性,调节大鼠的脂肪代谢,其中比较特别的是,熟茶茶褐素在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同时,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总的来说,目前对熟茶茶褐素的功能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国内外关于熟茶的功能研究报道已经很多,充分证明了在调节脂肪代谢方面,熟茶效果明显高于其它茶类。这种作用的实现与熟茶中含有大量的茶褐素(10%)有关。
饮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饱受高血脂、超重及肥胖的困扰。
对熟茶的功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让更多人爱上喝熟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9.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