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叶三大产区:临沧茶区、西双版纳茶区、普洱茶区此篇文章主要讲述临沧市双江县勐库茶与当地民族。邦马大雪山认识勐库茶区,“一山一河”是心中一定要记得的地理标示。一山便是指邦马大雪山(当地称为勐库大雪山),勐库所有的名山名寨都在大雪山东面及其以东;一河指的就是南勐河(当地也叫勐库大河),发源于临沧南美乡,河水向南流经双江勐库镇,将邦马大雪山东面劈成了两半,按照河流的方位将两侧命名为东半山与西半山,其中东半山的大部分村寨盛产藤条茶。
当然除了地理上的一山一河外,还可以从人文上去认识勐库茶区,可以理清产茶的各个寨子。其一,勐库不同民族的迁入史与他们在本地茶树栽培史相一致;其二,各民族对茶树的栽培各有特色。傣拉布汉,四种不同信仰的民族,在这个边陲小镇和谐相处,早上便一起赶集,一起劳作,晚上一起喝酒,打歌跳舞,其乐融融······布朗族最早栽培茶叶据考证,古代濮人被认为是最早在勐库栽培利用茶树的族群。不仅仅是勐库茶区,版纳、普洱等地根据茶树栽培史进行考据,一致认为古代濮人是布朗族的先祖,所以布朗族也被认为是最早栽培利用茶树的民族。
布朗族布朗族寨子里面常见的图腾为公鸡,在很久以前的濮人信仰体系中就有公鸡崇拜,但是现代的勐库布朗族人信仰方面是复合的,因为生活在四个民族混居的地方,人口较少的布朗族接纳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信仰元素。比如说对神树的崇拜在临沧几乎是不分民族的,且这样的自然崇拜对云南土著濮人后裔之一的布朗族而言也是古之传统;而对于上座部佛教的信仰,则是因为曾经长期受傣族土司统治,而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信仰方面与傣族有所交融。有拉祜族的寨子就有古茶树有葫芦图腾标志的就是拉祜族人家,其先祖属“古代羌人族系”,一直从西北地区迁入云南,进入双江的历史早于傣族,而晚于布朗族和佤族,不砍树的习惯令他们在热追古树茶的今天很受益。其中冰岛五寨之一的南迫,包括位于勐库茶区名山名寨第二阶梯的小户赛和磨烈等都是以拉祜族为主的寨子
拉祜族小户赛由两个拉祜寨和一个汉寨组成,公认的滋味好的茶树便是属于拉祜寨那边红土地的茶树。磨烈则是纯拉祜族寨子,那边的茶地如同一片小森林,从未被砍过修过,有些树的主干块有人一样高,上面那些盘曲丛生的树枝,个子矮的人走进去如同进入森林迷宫一般。冰岛老寨曾是纯傣族寨子傣族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历史相比起其他民族更容易被人了解。元末明初,勐卯弄傣族迁移过来双江县勐库镇。
傣族冰岛老寨原来是纯傣族寨子,1485年,双江傣族土司派人去版纳引进茶籽在冰岛播种,拉开了傣族在双江种茶的历史。不过文字记载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以为冰岛是整一个勐库茶的起点,误以为勐库茶源于版纳,直到勐库大雪山大规模的野生茶树群落被发现打破了人们原来对勐库茶的认知。现今的冰岛老寨还是以傣族为主。汉族来最晚,做茶叶生意清代甚至近代才陆续有汉人进入勐库,或种茶制茶,或做茶叶贸易。西半山最大的汉族寨子是懂过,,不过在此之前拉祜族已经在懂过和茶树共生共存。据说刚刚到勐库的汉族到拉祜族寨子时,无田无地,需要给拉祜族打工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但是汉族的一项技能改变了这些,那便是烤酒。汉人烤的酒换得不少拉祜族的田地和茶地。当然,解放后又重新分配了。
东半山汉人承接了茶地,带来了新的采摘管理方式。比如东半山最大的汉族寨子便是坝糯,是藤条茶的典型代表之一。冰岛出名之前,东半山的茶是要比西半山价格要高的。藤条茶滋味较正常的古树茶柔和甘淡,也因为其特点得到了喜欢相应口味的茶客喜爱。今天的坝糯最古老的藤条茶是少数民族在汉人迁入之前就已经栽培下了,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主干、侧干,且如正常老茶树般粗壮结实,从三四级分支开始才有藤条的趋势。据此推理,应该是茶树长到那一级分支时,汉人正好迁入并开始以藤条茶方式采摘管理茶树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