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什么是正宗的普洱茶?
2022年02月28日

什么是正宗的普洱茶?

 本书讲的是普洱茶,进一步说,讲的是普洱茶何以成为今天这种普洱茶的过程。即,什么是普洱茶?什么是正宗的普洱茶?普洱茶成长到今天这般堪比黄金的价格和市场欢迎度,经历了什么?
用作者的话来说,“把某种所谓正宗的标准是如何被慢慢建立的过程予以呈现。”
没读之前,我对普洱茶的了解仅限于广告文案和口耳相传,印象非常模糊。看过导论部分之后才知道,按照生产制作方式,尤其是发酵程度,当代茶学家将茶分为六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而普洱茶的分类有些不明。有人将之归为全发酵类也就是第六类的黑茶,有人把它单列为第七种茶,来彰显特殊性。具体到普洱茶本身,又分为两种发酵方式,一种是人工渥堆发酵,一种是长时间自然发酵。
不仅如此,发酵的普洱被称为熟茶,未发酵的称为生茶。生茶近似绿茶,直以来被当地人饮用,熟茶则合乎外地人口味,受港台茶商青睐。
但对普洱茶生熟的讨论和分类的歧义,长久存在而不息。有人说,发酵过的普洱茶才是正宗的普洱茶,而生茶和普通绿茶无异。有人说,自然发酵比人工渥堆的效果更好,普洱茶“越陈越香”,能长时间存放的才是普洱茶。
这些争论散布于不同的时空和主体之间,从茶叶产地和茶农,到广港台和消费群体。作者借鉴了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江湖”,试图概括此种纷争的局面。
其实,这种乱糟糟“江湖论剑”情景的出现,受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因素的推动。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普洱茶才如被炒作一般,达到今天炙手可热的地步。
试举一例。
作者是云南人,也是在云南做的田野,主要地点是西双版纳勐腊县的易武镇。易武地处中国和老挝边境,“汽车从西双版纳的景洪开出,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经过大约四个小时方能到达(部分路况改善后需三个小时)”。
普洱茶没火之前,这是个被外面世界几近遗忘的小地方。书中提到,当上世纪九十年代来自台湾的茶商吕先生循着一块百年前的普洱茶饼辗转来到此地,所遇景象却让他大为吃惊:他被告知,没有必要去易武,“因为那里并不产普洱茶”,普洱茶主要产自昆明和勐海的国营茶厂。
“呈现在吕先生一行人面前的,是个衰败破旧的小山村。这儿有一处简陋的政府招待所,一家勉强可以炒菜的小饭馆。瓦屋茅房,土石烂路,年久失修。”
这样一个地方,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普洱茶产地?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更令人啧啧称奇(我愿将之称为普洱茶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大转折点):吕先生拿出一饼从台湾带来的普洱茶让易武的领导尝一尝,让他们猜猜这饼茶在外头能卖多少钱。结果让人哭笑不得,普洱茶原产地的领导们表示从来没喝过这种“很滑很甜”的茶,且他们对茶的高价一无所知。
后来,出于对“机遇”的领会和把握,一个临时的普洱茶学习及合作班在当地成立了,以前的老师傅被邀请过来,参考台湾客人手中的老茶饼,重新开始制造茶叶。
于是,普洱茶逐渐复兴。
以小见大,这个故事和书的主题相互映照。
首先,能够看出,形塑普洱茶的是内外间的合力。如果没有易武这个原始产茶地,就根本不会有茶叶;若没有外地茶商时隔几十年的长途求索,普洱茶未必像今天这般火热。
其次,普洱茶之正宗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易武中断之后的重新制作,只能称为“还原”,而当地人和外地消费群体对茶的品味和审美,又有很大差别。作者还在书中写到政府制定的茶叶生产标准(国标)和当地生产流程之间的龃龉和相互影响,说明标准不仅受许多因素干扰,且一直处于变动之中。
还有,往大了说,如果脱离中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浪潮,普洱茶作为一种非必需性的消费品,断然不会形成如此庞大的市场购买力,也就不会引来外地茶商们的千里求经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普洱茶的“江湖”充满不确定性,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赋予普洱茶巨大的弹性的生长空间。其实不确定性,也恰恰是多样性的表现。本书抽丝剥茧般,把这些不确定因素一一寻获并和盘托出。
我非常喜欢作者在末尾写的一段话,“从生茶到熟茶到老茶,从台地茶到大树茶,从混合到单一产地,没有哪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好或者坏,对或者错。当代人对普洱茶价值和口味的逐渐接受,可以说是一种渐渐习得的过程,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变迁的结果。就此意义而言,普洱茶没有唯一的正宗性。”
(本文为薄荷实验赠书而写)
《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
张静红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l 马庄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7dit30.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