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拿了一个熟茶来,说是小堆、古树、高杆、轻发酵,总之,一款现在最热门概念的茶品。我喝了,是不错,至于是否小堆不知道,茶汤厚,饱满,明显区别于传统熟茶的原料,是古树,至于是不是高杆,我实在也是不知道的。
今年全国都热,只有昆明最“冷”,前几天到28度,昆明人就叫受不了,大概全中国避暑的人都跑到昆明来了,茶友也来了不少。
小堆茶和大堆茶,孰优孰劣,一直有争论。(你看,这个争论的焦点就很有意思。。。)国营时期,没有争论,发熟茶,都讲究“做大堆,发重茶”,发重不发轻,是尽量出厂就能销售,做大堆,是要保证温度起得来。
看历史的一些资料,依稀可以判断,之前的做法很多种,有大堆,有小堆,有温水发茶,有冷水发茶,不是像今天的资料反映的这么统一。
做大堆,主要的考量是在成本,这像食堂做菜和小锅做菜的成本道理相同,其口感结果也成正比。做大堆,节约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损耗摊销低。做小堆,损耗居高不下,到达30%也是正常的数据。
这两年小堆的玩家熟茶水准都比较高,远远超越了前代,很多茶品都远远超越了几十年老熟茶的口感,香气,滑度。只是,市场认可度仍然很小,这比较奇怪,按道理,茶叶是实证的一个产物,普洱茶喝了二十年了,为什么还是停留于概念,消费者脑海中还是停留于老?
老一辈崇尚做大堆,不过是旧时代的认识。
这种认识错之有错,怎么可能认为大学食堂的大师傅就是一等一的高手?
二云南人以前没有听说过普洱茶,喝的都是绿茶,蒸酶茶一统全省的口感,家庭,茶馆,超市,办公接待,无不蒸酶茶,没有任何普洱茶的影子。而在蒸青茶之前,云南人传统是喝青茶,即春尖、春芽、春蕊、甲配乙配等晒青绿茶。
有一年,和朋友拜访一个老茶人,那天去厂里,一堆人都在,老前辈自己慢悠悠泡了一壶浓浓的熟茶,我们三人坐一边,喝他亲自泡的茶,算是礼遇。前辈泡的熟茶,一杯接一杯的喝,看茶汤也知道浓度,我喝了一小口,耐不住堆味,放在一边,朋友不一样,新手,好学,崇拜的盯着老前辈,生怕漏听半句话,不断学着一杯一杯的喝浓茶,茶汤呈酱油汤,茶色不通透,老茶人说这是好茶啊,大堆做,茶工好,茶就好,这样的茶治百病,我73年起就开始喝熟茶了,喝到现在,你看我什么病都没有。
其实现在产业内都知道,一个茶类的兴起与衰落,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一个饥饿的年代喝发酵茶,基本不可想象。只不过,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记忆,都会有修正,每个人都是如此。
历史的微光忽明忽暗,我们都在历史的大画卷里,一不小心,谁都可能留下一抹色彩,或浓,或淡。。。
朋友是大企业家,喝茶晚,接触的都是小众茶,自然喝不来,出门就说难喝。他的说法很夸张,入口就紧绷,气息低下。一言实,二言虚。我开玩笑,大企业家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批评我,直人未必要直言。这的确是一种高度,只是我仍然学不来,学来的一点,大概就是尽量少说话。
如今的情形不一样了,现在全省清一色的普洱茶了。到底是政策之因,还是市场之力,不好说。很多时候,茶产区的政策和影响是不由自主的,有时候是自上而下,有时候是自下而上,相互影响。
普洱茶流行后,改变了一切,从茶到器,从叶底到审美。
最大的改变,是从不存茶到存茶。我有一年去一个地级市,领导喜欢茶,下面的处级,科级都存茶,是不是大家都喜欢普洱茶?肯定不可能,但是,大家都存茶,比起省里存茶还要大很多。这种存茶习惯,逐渐影响到到全国,比如上海是传统的绿茶销区,现在居然也有好多人喝茶,未必不是对口扶贫,相互影响的结果。现在的茶客,不存茶的,基本没有,存个十几件二十件的,就算普通一点的茶客了。这大概是普洱茶对于市场最大的贡献,相同属性的白酒,葡萄酒,远远没有普洱茶的这一力度。
唯有普洱,存茶海量。
普洱茶的市场存量到底有多少,无法搞得清,传说有上百万吨?
这可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量。现在的茶企,过千吨的就算是大茶企了,而且,基本集中于低端熟茶这一块,做生茶的,过300吨,在市场也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了。
之前有个老师,在北京存了一点茶,其实他存的茶,无异于垃圾,第一个极其廉价,几百元一件的茶,花个十万块,给人大富翁的错觉。第二个,08年之前高潮期,普洱茶行业当时判断是否品牌的依据,是产量,有产量有产能,自然判断为“品牌”。这些茶,能不能喝,会不会慢性中毒,说实话,真是个未知数,事实上,今天的市场给出了答案,垃圾存一百年,还是垃圾。
即使是如此,如今的市场品牌,能记住的,总数也不超过十家。我为什么说不超过十家?是有个原因,基本上每年都会评选十大品牌这一说,十多二十年下来,只要活动的,都挂上去过这个名头,所以,才不断有各种茶仓,海量存茶,中期茶仓,老茶仓面世。
好吧,我们换一个角度看。
不要小看十大品牌这个数字,这在其他茶类也是一个无法达到的高度。
这个高度,一样预示了产能产量,原料结构。统计数据是可以推测一部分的,毛茶端的,村一级,乡一级,县一级,市一级,每个环节膨胀一点,到了省里就是大数据。
普洱茶和其他茶不一样,讲究原料忽略工艺,讲究仓储忽略工艺。原料,工艺,仓储三者的关系来看,工艺的占比不高。不是说工艺不重要,当然重要,是这几个条件里面,原料的比重最大,而晒青工艺,杀青工艺的复杂程度,远远无法与岩茶的工艺相比。
相较而言,普洱茶的工艺更接近于“自然”,味道亦近天然。
这导致了普洱茶的香气,滋味,甚至外形条件都接近天然,非工之力。很多老茶人都强调工艺,强调拼配,这是当时条件下的认识。
尤其讲到熟茶,大家都刻意强调做工,拼配,而严重忽略原料,这本身就是产业一个巨大的问题。
原料低端,价格自然低,销售量巨大,影响面也大,形成普洱茶难喝的普遍认知。这给仓储派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普洱茶要存茶,不存不好喝。”
产业内,反复强调仓储,其实把一个未知的结果,成吨,成百吨,成万吨这样的推向市场,也是推给一个无知的市场。
来源:吴疆说普洱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