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普洱茶必知知识:熟茶的前世今生,生茶是如何变熟的(2)
2022年02月28日

普洱茶必知知识:熟茶的前世今生,生茶是如何变熟的(2)


了解了渥堆发酵的基本原理,我们再简单介绍下传统熟茶渥堆,也就是大堆发酵的基本流程,七八十年代制茶的国家机密。潮水-打堆-盖布-翻堆-开沟-干燥。
第一潮水。传绕的渥堆发酵,第一步就是要把晒青毛茶,少则几吨,多则十几吨,在毛茶上均匀喷水,称为“潮水”。根据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在发酵时毛茶的含水量决定潮水比例,一般情况下潮水量在25%~35%。
第二打堆。
潮水后的毛茶堆放在发酵车间里,进行打堆,堆子可高达1米左右。
第三盖布。
打好堆后,就马上要用棉布、编织袋盖起来堆子来,主要是为了保温。发酵过程中的温度,一般要保持在45~65℃,这是比较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的温度。温度过高会烧堆,太低的话会出现糜烂,产生馊味,品饮时会口干、锁喉、刺麻等不适口感。
第四翻堆。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周左右要进行一次翻堆,把堆心和外围的茶叶匀一下,平衡一下内外的温度,每一次从翻堆完成到再次盖布,普洱茶又开始了新一轮次的发酵历程,不同的微生物又开始新一轮次的繁殖和消亡。
第五开沟。整个熟茶发酵过程会持续45~60天,当发酵师觉得发酵程度达到95%以上的时候,就可以用铲子或者耙子把茶叶摊开,形成一行一行的小山丘,从而增加茶堆的表面积,方便散热和挥发水汽。
第六干燥。开沟后,熟茶会静止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从一周到数周不等,根据天气情况和发酵师的经验来决定,就是茶叶自然干燥含水量13-14%左右,就可以装袋保存了。
有些干燥后的熟茶会在仓库里存放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分筛、拼配后再存养,最后才拿出来进行精制、蒸压成型,称为“养茶”。一般当年新压的熟茶,建议少量尝试,需要存放至少1年以上少量品饮,3年以上正式开喝。因为当微生物在水分和温度的作用下进行激烈的代谢分解之后,即使干燥,含水量也有12%左右,仍然会在茶叶内部进行缓慢的发酵。我们选择耐心等待它们继续完成这场发酵的奇幻之旅,以最完美的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几十天时间,生茶转变为熟茶的过程,经由水、空气、微生物的作用,就能彻底“驯服”这生性刚烈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让它发生质的蜕变,这就是“渥堆发酵”秘密。
温堆发酵,对茶叶的风味、品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湿热作用、微生物发酵、酶促氧化作用。这三大作用共同造就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比如,一些呈苦涩的物质(茶多酚、儿茶素等)降解,而一些呈甜醇的物质(茶多糖、茶褐素等)却在增长,包括茶碱类也在上升,整个是此消彼长的蜕变过程。
写到最后:
刚加工完成的普洱生茶外观是偏绿色的,闻起来清香喝下去清爽。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茶的外观会从黄绿转金黄转琥珀再转红,香气也会从清香转木质香,口感会从清爽变为醇厚。没有经过人工快速发酵漏堆的生茶,会陈化,会形成类似于熟茶的汤色口感,但是不会变成熟茶,只会成为“老生茶”。
刚加工完成的普洱熟茶外观为红褐色,闻起来有淡淡的木质香和甜香,喝下去没有苦涩味,滋味甜醇。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熟茶的汤色会越来越红亮,口感也越来越软糯黏稠。陈年的普洱熟茶带有浓郁的陈香,口感顺滑。以上两段话之所以都要用“刚加工完成”进行限定是因为普洱茶的品质特征会随着存放时间、环境而发生改变。这种过程,被称为“陈化”。这个现象,在酒类、火腿等发酵食品中也普遍存在。因为在储存中茶叶品质会发生变化,因此普洱茶也被称为一种有生命的茶。不管是生是熟,是新是老,普洱茶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魅力,也正因为有这种变化过程,普洱茶令无数人着迷。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499219654133506.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