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好茶耐泡,但光看泡的次数多,就能说明茶好吗?耐泡也不一定好喝啊!
比如,熟普是大叶种茶,本来就厚实,泡个十几次很平常。绿茶嫩,两三泡味道就淡了,你能说绿茶比熟普差吗?生普放一放,耐泡度还能提升。好的春茶小树,存好了闷着泡,也能撑十来泡。大树茶不闷泡,十来泡也轻松。品种好的台地茶也可以是耐泡的。相比之下古树更耐泡点,但说能泡几十泡还不淡的,那是吹牛。新茶普遍泡个8到10泡以上很正常。要是泡不了几次,或者味道掉得厉害,那茶可能有问题。古树茶为什么耐泡?古树一听名字就是树龄比较大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我觉得树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条件就是品种,还有生态环境。古树能活这么多年,说明它适应了环境,品种优,不好的早就被淘汰了。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同一个好山头,树越老,茶味越厚越耐泡。要是茶树长的地方好海拔高、环境美、土壤肥,茶的内质就丰富,想不长好都难,就像是一个人天天吃好的、有营养的想不长胖都不可能。另外,茶叶本身的老嫩程度和完整度也影响耐泡度。全是嫩芽尖的茶最不耐泡。一芽二叶或者三叶的,耐泡度就上来了。老叶子、粗梗子里的东西多,得慢慢泡才出来。绿茶采嫩芽,鲜但泡得少;乌龙茶采一芽三四叶带梗,梗里也有东西,所以更耐泡。当然茶叶越完整,越耐泡。这里说一个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冲泡。有人就会说了冲泡有什么难,就是开水浇茶吗?其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得选择适当的水温,才能把茶泡透,让茶香融进茶水里,可以最大化地激发茶性,喝出茶的真味。然后沿着盖碗杯壁缓缓注水,别高冲,固定一个点低点慢慢往里倒,让水浸透茶叶,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才好。投茶量也决定茶叶的耐泡度,放少了,肯定泡不了几次。出汤太慢,泡水里时间长,东西都泡出来了,后面就没味了,显得不耐泡。当然工艺也不能差,炒的时间得把控好。春茶内含物质更丰富,所以一定程度上比秋茶的耐泡度更高点。总之耐泡是个参考,但不是全部标准。关键看每一泡的滋味是不是稳。耐泡只是一个阶段的标准,并非全部,不要被带偏了。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