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易武茶区 > 弯弓,易武真正的贵族
2022年02月28日

弯弓,易武真正的贵族

弯弓大寨,茶马古道上著名寨子。易武弯弓寨源自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位于瑶族丁家寨东南侧。与刮风寨的茶王树相邻,相隔一条冷水河。弯弓因漫撒而兴盛、随易武没落,全新定义山头茶的时代,弯弓,是易武真正的贵族,从不曾改变。

弯弓没落,城春草木生清咸丰年以前,曼撒山村寨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两寨隔一个山头相距五公里左右。茶马古道上的“弯弓大寨过去有四百多户人家,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

弯弓的关帝庙是六大茶山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点金,当时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大庙遗址上还有一块大碑,是建庙时立的功德碑。功德碑边角已被损坏,立碑的年月不明,但茶山人都说弯弓大寨的兴盛早于漫撒,漫撒大庙建于乾隆五十四年,弯弓大庙应在这之前。弯弓关帝庙如今仅剩下残垣断壁,弯弓大寨光绪末年已无人居住。弯弓大庙遗址。盛易祥。

大庙石狮现在的弯弓大寨还留存着很长的石板街,街两旁是一层层的旧屋基,旧屋基上到处是残砖碎瓦,石水缸、石米臼还嵌在土里,断墙上藤蔓附绕、荒草丛生,让人看了心生“城春草木生”的感伤。关于弯弓大寨的衰落,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瘴疠流行;二说是民族械斗,估计是挫伤太重,以至于在民国时期也未能复兴起来。但弯弓古茶园破坏较为严重,则是毁于山火,烧毁太多,现已看不到成片的茶林。

弯弓大寨因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三次大火灾,一蹶不振。到1895年,漫撒茶山只剩下50多户人家,而弯弓大寨的茶树,到现今也只剩下30多株古茶树,其中树龄800-1000年的只有19株。因此现在的弯弓茶园的茶是易武茶中最贵的几个地方之一,采摘这里的每一片茶叶必须翻越遮天蔽日的森林,跨过瘴气叠生的弯弓河,再驾驶摩托冒着生命危险在湿滑的林间小道上穿梭,最后才能将这一点点大山精华采集。更无奈的是密实的大山中并不是处处都有茶,必须再翻一个山梁才能找到另一片较为集中的茶园。弯弓从此去,隐迹山林,无人问津

弯弓重生,开启山头茶的时代

弯弓古树生长在1800米以上的海拔,高山雨水充沛,荒野终年,古茶树自由旷野粗放的生长,带着原始森林的独特气息,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易武茶再度兴盛,自弯弓始。在普洱茶易武为后班章为王的产区之争中,弯弓,则带着浓烈的山林气息,开启了山头茶的黄金时代。弯弓是易武,弯弓不是易武。弯弓是易武的一山一味,弯弓却只是弯弓。香锐高扬、醇和鲜爽的弯弓,极具识别度和不可替代性,哪怕只是一山之隔的薄荷塘,亦无可取代。

如果说薄荷塘是易武的新贵,那么弯弓,是易武真正的贵族。弯弓的身世,要从丁家寨和弯弓河开始。从弯弓河的上游到下游,延绵百多公里的河流边上,在靠东边岸的原始深山密林中,分别形成了薄荷塘、弯弓、茶王树等多个顶级易武茶的产区。弯弓茶以弯弓河为界,茶园由丁家寨看管守护,采摘后到丁家寨进行制作。而根据茶山海拔高低依次细分的:薄荷塘、百茶园、弯弓大树,在2012年之前,对外都统称为“弯弓茶”。

从弯弓茶中,细分出不同的山头和口感,则重新开启了易武山头茶的定义,一山一味,从此各显神通。弯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制成的成品茶完美的体现了易武茶香扬水柔中的“香扬”,来自山野的花香留存度极高,沁人心脾,满溢芬芳。弯弓以其独特的茶质及特殊的香气独自成韵。

贵族--弯弓

四野风声,繁华终归沉寂;

易武复兴,弯弓优雅如故。

大美弯弓,芳华绝代,

易武真正的贵族,从不曾落幕。

来源:易武茶仓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7dit29.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