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泡茶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泡茶时的两个重要原则。这两个原则能帮助我们泡出好茶。第一个原则就是“发挥优点,避免缺点”。泡茶的目的是让茶发挥出最好的味道,展示茶的独特魅力,给喝茶的人带来愉悦体验。第二个原则是“根据需求来泡”。这意味着我们泡茶时要关注喝茶者的需求,以满足需求为目标来冲泡。只要泡出的茶满足我们的期望和喜好,那就说明泡茶的方法与需求是完全一致的。
大投茶量冲泡法
这个泡法主要适合转化度较好、协调性较好的中期茶,特别是品质佳、耐闷泡的中期茶,在中水稍加闷泡时,便会产生非一般的愉悦品饮体验。
在我们长期泡茶的经验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投入足够的茶叶时,中间几泡茶的品质尤为出色,而最后几泡的甜润感更加显著。这样的泡茶体验会让人难以忘怀。这种现象其实是因为数量的变化引发了质的变化。一道泡得出色的普洱茶,主要体现在口感、回甘、浓稠度等各种优点的最佳呈现。而当普洱茶泡到中间阶段时,茶汤的口感和滋味达到最佳状态,表现得非常醇厚和协调。如果投入足够的茶叶,茶汤的优点将被进一步放大。
那么,“足够”的茶叶是如何定义的呢?“足够”并不仅仅表示“多”,而是表示适量,达到最佳状态。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投茶比例来衡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大多数茶友都认可的泡茶器容量与投茶量的比例:对于生茶,按100毫升:7克的比例;对于熟茶,按100毫升:6克的比例。当然,可以根据茶的特性和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更多的茶叶投入可以在这个比例基础上适当增加,通常每100毫升茶水增加1至2克茶叶。盛易祥。
这种泡茶方法特别适合品质较好、耐闷泡的中期普洱茶。当在中间阶段稍加浸泡时,会带来非常愉悦的品茗体验。
整块投茶冲泡法
值得注意的是,整块投茶,洗茶后,润茶的时间要相对久一些,以便充分润透,进入较好的出味状态。如果觉得正常冲泡前几泡出味不足的话,可以稍作闷泡,但也不宜过度闷泡,不然茶块会在高温闷泡下很快舒展开来,就失去整块投茶法的意义了。
今年,我们在泡茶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新方法——整块投茶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拆茶时,根据需要,取出1至2块完整的紧压茶块来冲泡。这个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1.使用整块茶叶,可以尽量避免茶叶在壶中翻滚,有利于茶汤呈现更好的品质。
2.保持茶叶的完整性,有利于提升茶汤的表现。
3.有助于茶叶均匀地释放味道,提升茶汤品质,同时增加耐泡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整块投茶法时,洗茶后,润茶的时间要稍长一些,以确保茶叶充分吸水,达到更好的品味状态。如果发现前几泡味道不够浓郁,可以适当延长泡茶时间,但不要过度延长。否则,在高温的泡茶过程中,茶块会迅速舒展开,就失去了整块投茶法的特点。
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
在前面提到,我们要根据需求来决定泡茶的方法。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正是典型的需求导向泡茶法。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这种泡法适用的场景。
1.早晨锻炼完回家,想喝点茶解渴。可以使用一个容量大于200毫升的紫砂壶,放入7克或8克茶叶,泡淡一些。稍凉后,可以大口享用。
2.晚上回家想喝点茶,但担心喝多喝浓影响睡眠。这时可以采用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选点中期普洱茶冲泡,达到适中的浓度,喝足为止。
3.冬日阳台上晒太阳,一边阅读闲书,一边想喝点茶。可以使用一个大瓷壶,随意抓些耐闷泡的茶叶,边泡边喝。中途可以续水,让喝茶变得更加愉悦。
4.赶时间出门,但还想喝点茶。用小投茶量大壶闷泡法,泡上两三泡,喝个痛快,既不浪费茶叶,也能满足喝茶的需求。
保温壶闷泡法
保温壶闷泡法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方法。它在密闭、高温的环境中,通过闷泡让茶叶中的物质充分释放。这种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好的茶叶味道会更突出,而不耐泡的茶叶则可能暴露出不足之处。
保温壶闷泡法简单易操作,投茶比例和闷泡时间都可以精确控制。通常做法是,在500毫升的保温壶里放入4克至5克茶叶,设定闹钟,闷泡大约15分钟。倒出一半茶汤后,再加满水,盖上保温壶盖,稍微打开出水口让茶汤透气,继续闷泡。这样做,即使闷泡时间较长,茶汤也不容易出现不好的味道。
每个喜欢喝茶的人都希望把茶汤的品质发挥到极致。关键是根据茶叶的特点、环境和需求,泡出好喝的茶来。只要做到这一点,无论采用何种泡法,都是成功的。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