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探秘尘封千年的茶膏往事
2022年02月28日

探秘尘封千年的茶膏往事

 是生不逢时的孔夫子,是祖国弃他如敞履的韩非,是长安城再也没有昭回的昭君,是被五丈原秋风吹散理想的诸葛亮,是风波亭被风雪淹没的尽忠报国的岳飞,是拯救了大明的英雄却唯独救不了自己的于谦。
所有的遗憾是世间万物,择优而留,经时光洗礼,才能够在时间长河中,择时而复永世留存。
一个尘封千年带着不同遗憾的,中国贡茶品类中的普洱茶膏:
——始于唐,成于宋,盛于清,复活于当代,几经沉浮,每粒茶膏,蕴藏着千年的传奇和遗憾,让我们揭开它神秘面纱。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
南唐,公元937年的一个秋天,吴任臣在《十国春秋》记载了茶膏,这是茶膏首次以贡品的方式,进入帝王家。
吴任臣不知道进贡的茶膏其实共计10枚之数,根据历史文献描述数量却只有八枚,可见茶膏在当时已是珍贵非凡,遗憾让传承有了火种。
公元1107年在茶文化鼎盛时期的宋代,宋徽宗赵佶在所著的《大观茶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以“膏”来鉴别茶叶优劣的方法,茶膏也被作为独立茶品纳入名茶录。
时至清雍正五年,正在养心殿批阅奏折的雍正皇帝,看到了云贵总督鄂尔泰的份奏报,内容是希望皇上能为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县城赐名。
雍正皇帝欣然提笔挥毫,为小县城赐名,后因鄂尔泰督办铸币有功,雍正皇帝特召鄂尔泰进京,鄂尔泰进京前特意准备,将隐世多年的普洱茶膏作为贡品进献朝廷,遗憾在历史的沉淀中有了新的篇章。
同年,雍正令皇家御茶房司制茶膏。御茶房借鉴宋代茶膏制作工艺,自此,茶膏成为清朝皇家的御用茶饮品。
公元1765年,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纳入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普洱茶膏黑如漆,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尤大也。”。
公元1793年,乾隆八十大寿,万国来朝,英国派出马戛尔尼公爵携使团来到中国,乾隆将自己喜爱视为珍宝的普洱茶膏作为国礼赠予英国使团,这也是普洱茶膏首次作为东方贵礼被礼赠外宾。
然而,辛亥革命后的百年间,普洱茶膏几近销声匿迹,历史的车轮滚滚袭来,似乎将这枚中华茶文化的精粹埋没,成为永远的遗憾。
直到2004年,大文豪鲁迅保存的三克清宫茶膏,以12000元的高价拍卖,轰动时。
传奇重启,再造经典
以传统茶的更高形态存在的茶膏,以及有丰厚历史文化沉淀的东方贵礼,在拍卖场大放异彩的千年茶膏传承文化,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关键转折点。
一家名为贡润祥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出现,让绵延发展千年的普洱茶膏历史传承。
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东方贵礼普洱茶膏与时俱进,安全、方便、健康、好喝,并重新得以传承并弘扬光大。
自此,一代“东方贵礼”风华复兴重启, 弥补了千年的遗憾,复兴茶膏之路再次启程。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49921982848944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