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车间建设与熟茶工艺丨渥堆发酵专题
2022年02月28日

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车间建设与熟茶工艺丨渥堆发酵专题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少有人能知晓熟茶渥堆发酵的全貌,一是因为渥堆发酵车间内的稳定菌群十分宝贵,往往会被茶厂设为机密禁地,严禁参观。
二是因为即使能进入参观,也很难跟踪性研究各个环节,毕竟整个渥堆发酵的周期长达几十天,包含洒水,翻堆和开沟等不同步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同时,因为在渥堆发酵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难以察觉的微生物,因此渥堆发酵并不像现代制造业,有着标准化规程和可量化指标,而更像经验主义指导下的技术。
小到把控车间的温度,大到把握翻堆的时机,渥堆发酵中的很多工序都没有量化标准可言,每次发酵的成败,都非常依赖发酵师傅的经验和应变能力。
今天这篇文章,陆离就来带各位茶友了解,渥堆发酵的一般性工艺流程。
选择发酵场地
场地对渥堆发酵十分重要。由于发酵时要进行洒水,要求能保住部分水分,当堆温起来后,又需要及时释放多余水分,因此地面要具备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因此传统的发酵车间,往往是青砖地面,或粗糙的水泥地面,而且设计时会带有一定倾斜度,能够使多余的水分迅速流走,防止茶叶沤坏。
之前有些茶企出于食品卫生考虑,会在发酵池上贴上瓷砖,这种方式对沥水有一定影响,但瓷砖本身也透气,中间还留有缝隙,对整体发酵的影响并不算大。
而这两年的茶企,会采用更加卫生的离地发酵,有夹层不锈钢板发酵,木桶发酵等方式,陆离在之后的熟茶专题文章中还会着重介绍。
地面打好后,往往会带有一定异味,优势菌群也不明显,因此还不能马上进行发酵,而是要养地,一来去除异味,二能培养优势菌群,为微生物的发酵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养地时,要先用之前生产的熟茶末和碎茶渣铺地,高度2-3cm左右即可,然后浇透水,等晾干后再次洒水,保持地面处于湿润。等到水泥地面被浸润成黑色,茶末也失去茶味,再将以上环节重复数次后,养地才算完成。
刚做好的发酵车间,是很难做出好熟茶的,有经验的茶厂会在前几次生产使用成本较低的毛料。受限于车间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有时前几次的发酵情况都不够理想,这时就很考验负责人判断能力,要么重新进行养地,要么另寻它址,而在使用一些价值较高的毛料发酵熟茶时,负责人通常还会专门借助使用多年的老发酵车间,保证微生物参与环节的稳定。
大益2003年孔雀贡茶,班章料配方熟茶,何氏兄弟定制,可媲美福今A堆
堆茶与洒水
场地建设完成后,就该进行生产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堆茶,也就是把毛料堆在一起准备发酵,别小看这一步,这里涉及到两处关键技术点,一个是茶堆高度,一个是打堆的毛茶数量。
一般来说,茶堆高度在50cm~120cm不等,数量上差异更大,小的有100公斤,大的可达数十吨,期间出入很大,一是各厂技术习惯不同,二是每次发酵的毛茶等级不同。
通常茶叶越粗老,打的堆子就越高,因此粗料的条索松大,透气性好,吸水性也好,而嫩料细碎紧实,透气性相对较差,这点在洒水时还会讲到。
堆好料子,就该洒水了。早期的洒水比较粗犷,是直接用水管接上水龙头,一个人捏着水管口对着茶堆喷水,一个人在旁边看着水表,等水量到了就完成了。
当然,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现在大多使用喷雾器雾化洒水,为了让茶叶都尽可能地浸润,通常都是一个师傅洒水,一个师傅翻堆,这里还涉及到一些细节,比如水往低处走,下方的茶就容易过湿,发生结块,如果是早上洒水,下午就要及时翻堆,明早还要再翻一次,尽量均匀。
洒水环节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一个是洒水量,一个是水质,影响洒水量的因素很多,有茶青含水量、茶青等级和制作季节等等,非常考验发酵师傅的经验。
一般来说,毛茶量和洒水量的比例为3:10到5:10左右,如果这次发酵的毛料等级较低,相对粗老,可以适当增加洒水量,如果是雨水茶,毛料含水量较高,加水就少一些。
水量是发酵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水质则对发酵品质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勐海味的标杆效应,此前业界发酵熟茶时,大多参考勐海地区地下水的水质酸碱度和微生物含量。
这种做法是好是坏?抛开带有故事性质的“一源井”不谈,勐海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地下水相对纯净,与发酵车间微生物的契合度高,的确是理想的水源地。
但考虑到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界就需要找到一种通用度更高,使用成本更低的源水,如最新的科研成果显示,“去离子水”在熟茶发酵中具有良好的可适应性。
这里所说的去离子水,不是某些净水器商家宣传的保健噱头,而是专指除去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其特点为不受植物细胞内的大分子吸附,而茶叶内的水分正是由自由水与结合水构成,因此去离子水能与自由水结晶,还能使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从而保持“水分活度”(Water actity)。
在以酒类制作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业中,去离子水已经得到了广泛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大益智能发酵,也使用了去离子水,在未来的熟茶发酵中将得到更多应用。
渥闷与透气
均匀洒水后,就可以盖上发酵布进行第一轮发酵了,此时就出现了渥堆发酵最大的一个难点:如何协调好渥闷与透气之间的矛盾。
渥闷可以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稳定环境,也能使堆子能起温和保温,但渥闷也不能太过,需要保持一定的透气性,否则会影响堆内毛茶的正常转化。如何协调好渥闷与透气之间的矛盾。
想解决这个难题,首先就需要精准把控洒水量,上面提到的毛茶与洒水比例,更精准的数据为:高等级原料的茶水比为2.5~3:10,低等级则为3.5~5:10。
其次,如果茶堆基数大,微生物活动会更加强烈,内部的温度会相对较高,就需要加强透气防止烧心,而堆得较低的茶堆透气性会较好,就需要加强渥闷。
为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发酵布方面,大堆子可以用网眼更疏的编织袋,小堆子则用保温性更高的麻布,有时还要使用数张麻布将小堆子上下覆盖以保证渥闷。有的茶厂还会在堆子上插一些中空竖长的小竹篓,用来增加堆子的透气性,使堆内的水分得到挥发。
最后,要根据毛茶等级适当调整堆高厚度,等级低的原料条索泡大,透气性好,可以适当堆高,而等级高的则需要堆得更薄更矮,同时不要太密集,保证透气。
数次翻堆
解决了渥闷与透气的矛盾后,洒过水的茶堆需要盖上发酵布,让茶堆的温度持续上升到50~65°C左右,等堆温保持一段后,就该进行第一次翻堆了。
翻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茶堆的透气性、降低堆温、加速水分挥发,同时让茶堆吸收空气的氧气,为下一轮发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