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茶客判断茶叶好坏喜欢从某一个点去下结论,比如红茶是否“冷后浑”,生普条索是否“乌润紧实”,大多数茶类是否“含芽多”等等;具体到某一类茶,说法更多,比如生普讲山头、讲季节、讲树龄、讲纯料......
用这些标准去判断一款茶好不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更多时候会进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因为这些标准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可以由结果推出条件,而充分条件是由条件一定能够推出结果,但由结果推出的不仅仅是这个条件,还有别的存在。因此容易导致以偏概全。各种茶叶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术语,确实误导了很多茶客。常常发现学了一大堆术语,但对于一款茶应该如何评判,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
一款茶好不好,从喝茶的个人来说,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香气滋味是否喜欢,喝完后身体是否感到舒适。就这么简单,而且也只有这么简单,才能适用绝大多数喝茶之人。这个简单的标准说了两个维度:香气滋味评判的是喝茶时的愉悦度;身体是否舒适评判的是身体对茶的接受度,其中包括了茶叶是否干净、安全。愉悦度让茶客想喝一款茶,有续杯欲望。如果一款茶的香气滋味让你难以下咽,别人说得再好,对于你而言,也不是一款好茶。舒适感让茶客想一直喝或经常喝一款茶,产生了记忆感和依赖性。如果一款茶喝的时候很爽,但喝过了身体难受,那也不是一款好茶。这样的茶,要么是茶性与身体不相容(个体差异),要么就是原料本身的安全性、卫生情况有问题。以上算是理论,明白之后,实际喝茶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开那些术语,以归零状态去感受一款茶,一切以喝茶时感官的愉悦度和喝茶后身体的接受度为标准,判断一款茶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喝(对自己来说是不是好茶)。讲究口味的东西,自己的主观感受永远是最重要的。
来源: 转山 风在香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