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涩味,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一独特口感背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普洱茶涩味的成因
1. 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普洱茶中含有的咖啡碱、黄酮类物质和茶多酚等成分,这些物质在品饮时会在口腔中产生苦涩感,特别是茶多酚,它是涩感形成的主要原因。茶多酚含量越高,涩感越明显。
2. 树种和树龄:普洱茶常常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制作,大叶种的苦涩味和涩味相对较重。同时,树龄较小的茶叶涩味更为明显。
3. 生态环境:原生态古茶园的茶叶由于生长环境较好,土壤肥沃,苦涩味和涩味能较快转化。而用化肥、农药的茶园茶叶苦涩味和涩味较难转化。
4. 制作工艺: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如揉捻过度、晾晒不足或长时间走水静置前发酵等,都可能造成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和涩味物质增加。此外,烘焙和杀青等环节也会对普洱茶的涩味产生影响。
5. 茶叶存放:存放时间短的普洱茶其苦涩味和涩味相对较重。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和涩味物质会逐渐转化,口感变得更加醇厚。但存放环境潮湿、温度过高,会造成茶叶中的茶多酚氧化,从而使涩感加重。
6.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口感敏感度不同,对普洱茶的苦涩感和涩味感也会有所差异。
二、降低普洱茶涩味的方法
1. 选择新度较高的茶叶:尽量选择新年份的茶叶,这样可以减少苦涩味和涩味的产生。
2. 控制冲泡时间:对于容易苦涩和涩的普洱茶,应将冲泡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20-30秒左右,避免过长时间的浸泡。
3. 调整冲泡水温:水温过高会使茶叶中的苦涩成分和涩味成分释放得更充分。可以尝试将水温降低至80℃-90℃左右冲泡,以减少苦涩味和涩味的释放。
4. 改变存形式:普洱茶需要存放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地方。合理的存放条件有助于茶叶中的物质转化,降低涩味。
5. 混配不同口感的普洱茶:可以尝试将若干陈年较长、口味较为柔和的普洱茶与部分新生产的普洱茶等茶叶进行混配,以使茶口感更加平衡,减少苦涩感和涩味的冲击。
综上所述,普洱茶的涩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了解这些成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品鉴和享受普洱茶带来的独特韵味。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