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白沙河。文章标题的前半段是假话,后半句却是肺腑之言。这几年疯狂迷恋刮风寨森林产区,接触的茶农多了,经常会听到茶农有这样一句话:存放了三年的白沙河,品质不输茶王树。老实说,单纯从品饮的角度来讲,个人对这句话是不认可的。就笔者喝到的有一定年份的白沙河与茶王树来看,白沙河的汤感、劲道与茶王树或在伯仲之间,但水路细腻的表现上,还是不如茶王树;至于记忆点(滋味、香气、口腔韵感等)方面,绝无可胜之机,说相距甚远也不为过,茶王树新茶就可以做到滋味饱满、直接,香气馥郁且有层次感,韵感在口腔中的留存度,持续性,都远超白沙河。当然,茶农有茶农的立场,这句话稍微一想就经不起推敲,如果白沙河与茶王树相差真的不大,那用白沙河的价格去买茶王树,茶农能愿意吗?然而,这句话虽有水分,也并非完全错误,起码有一点是正确的:白沙河的后期转化是值得期待的!但其新茶,确实令人头大!
|白沙河,最令人头大的刮风寨产区!不知道诸位喜欢刮风寨白沙河的茶商,有否与我同样的感受:白沙河的茶在刮风寨里是最难出手的!说句不夸张的话,即便我做的是刮风寨的家边古树,恐怕此时已经售罄了。白沙河则不然,个人曾用心分享过2014、2016、2021、2022、2024的白沙河头春古树品饮体验,反响平平,令人哭笑不得。毫无疑问,个人是非常喜欢刮风寨白沙河的,无论从品控还是品饮的角度讲,白沙河的原料和体验,虽不如顶级易武森林茶,但绝对是妥妥的高品质,其内质、森林感、后期转化都是符合品控品饮审美的,且在刮风寨的产品体系里,其价格与品饮体验的匹配度是最高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形容它是刮风寨最被低估的森林产区?真的是“明珠蒙尘”,还是品质真的不入流呢?那白沙河的新茶老茶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文章!
|刮风寨最被低估的森林茶——白沙河!
在以往的文章里,我曾给刮风寨的茶叶划分过档次,白沙河和三家寨是刮风寨产品体系里价格、名气都最低的森林茶,三家寨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我们谈白沙河。白沙河被低估,原因有几点:1. 新茶缺乏记忆点,要丰富的品饮体验需要一定存期。这一点我将在下一段为大家做详细解释。2.春茶时我做过相应的分析,在文章《4月3日刮风寨白沙河:唯一可以谈论性价比的一线名微产区!》有相关介绍;当时列举了三点原因:其一,白沙河茶园范围广,地块散;其二,拥有白沙河茶园的农户多,部分农户是没有古树的;其三:对于白沙河的报道相对较少;
3.早年的白沙河新茶品饮体验有清晰涩感,近年茶汤里喝不到涩感了。这是白沙河出名早,但一直未引起高关注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茶农和内容博主在早年的文章中都提起过,白沙河新茶的涩感要明显一些,看来并非虚言。解释一下为什么早年的白沙河有涩感。个人推测早年因为茶园疏于管理,茶汤太野带来的涩感。
之前在文章中说“茶园的人为干扰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度干扰,也不能不干扰”,不干扰的茶野性很足,但“野”在茶汤中的表现,未必全都是好的,愉悦身体的。笔者曾经与茶农做过实验(茶地位于临沧双江黄草林),一片地的茶树放荒三年后采制,品饮体验并未得到想象中的提升,相反苦底、涩感都增加了,而连采两年之后,苦底和涩感都降低了很多。当然了,产生涩感的原因有很多,未必是我推测的这个原因。涩感对于高端茶的品饮体验而言,无疑是减分项。而且在信息不是那么发达的年代,茶友一旦形成白沙河涩底重的固有印象,这山头品质再好,推广的人再多,也很难有出头的一天,这也是时至今日,白沙河的新茶涩底已经极弱了,依然很难被高端山头茶玩家认可的原因之一;
4.市场上的白沙河可能早已“改名换姓”了。大部分人对于刮风寨森林产区的认知,应该以:冷水河、茶王树、茶坪、黑水梁子、白沙河、三家寨为主;但在部分玩家圈里,刮风寨森林茶的名称绝不止于此,还有类似猎虎山、烂石地、龙庭山、不老山、龙家坡、半坡林……等等。为此许多茶友还来问我这边的茶品质如何,老实讲,我也是一脸懵,后询问刮风寨茶农后才知道,这些地名,大都是从白沙河森林产区里细分出来的,方才恍然大悟。既然白沙河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换个马甲罢了。当然了,具体这些细分的产区品质如何,尚未一一喝过,很难做出评价,不过茶汤内质的表现上,应该与白沙河相差不大的!
| 新老白沙河到底有怎样的不同?白沙河的新茶古树我分享过多次品饮体验,我的结论是:内质丰厚,记忆点缺失。白沙河的古树新茶,尤其是半年存期以内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记忆点。滋味、香气、回甘都缺乏表现力,除了不俗的穿透力和森林感外,这样的茶是很难喝一两次就记得住的,尤其是品饮体系不够完善,对易武茶的内质理解不到位的茶友,在接触到白沙河时,常常找不到感觉。从新茶角度讲,将白沙河的茶定位为刮风寨森林茶的最后一档,确实没有争议。不过大家不要忘了,刮风寨的茶有转化之王的美誉!
为什么笔者一直强调易武森林茶的内质很重要?因为内质丰厚的易武森林古树,但凡经过一定存期的转化,其品饮体验会发生质的改变!而刮风寨的森林茶,就是此间佼佼者。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化,白沙河在滋味、香气和回甘上表现力都会增加。滋味虽不如茶王树、茶坪一样饱满,但绝对谈的上丰富,蜜甜、果甜、果酸皆有表现;香气是刮风寨典型的蜜香、野蜜香;回甘蜜甜、水生香持续……搭配上白沙河本就不俗的厚度和劲道,妥妥的易武高端森林茶!有必要分享一下的是,易武茶的转化速度。换言之,白沙河想要在滋味、香气、回甘上有表现,其实不需要等太久,就个人经验:今年的头春古树,在次年春茶开始之前会迎来第一个适饮期!
来源: 半文 山头古树茶半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