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熟普工艺成熟便一直不停地被茶友和生普做比较:“熟普用料不如生普讲究”、“云南当地人喝生普都不喝熟普”“熟茶茶性已死,毫无收藏价值”……
熟普,时间小节点
首次出现熟茶是从1973年,直到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也就是我们现在喝的普洱熟茶。所以市面上什么百年熟普,光绪年间的祖宗传下来的都是假的。在1973年之前的普洱茶,指的是现在意义上的生普
1979年的农业部颁布的普洱茶标准中,明确地将“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制成的茶叶。换句话说,1979年将普洱茶定义为熟普。
2008年颁布的普洱茶标准GB/T 22111-2008 中对普洱茶的定义: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这是关于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官方的定义于。
熟茶,有转化空间吗?
很多人觉得“越陈越香”,是形容普洱生茶的,熟茶经过人工发酵,后期已经没有转化空间了。
熟茶虽然经过渥堆发酵,但也有转化空间。轻度和适度发酵的新熟茶一般3年就能达到“适饮期”(工艺好、堆味低的可能2年不到)。
重发酵的熟茶适合现喝,发酵偏重,内含物质大量减少,转化空间小,但也有转化空间。
爱茶人常说“生五年熟二年”也是从品茗的角度,对生熟普的转化适口时间做了一个简单的时间规定。
总之,熟普转化看重活性。只要一款茶在香气、滋味、口感等表现不错,具备活性,就能越陈越香。
普洱熟茶工艺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普洱生茶能够快速熟成饮用(模拟老茶的效果),而不需要再“后发酵”存放个十几、二十年,才能达到饱满醇厚,甜润顺滑的口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普洱熟茶就没有自身的优势。
国内外关于普洱茶减肥、降血脂等种种研究,都是基于熟茶做出的。如1979年法国的《艾米尔医学报告》用人体对照实验证实了熟普在降血脂方面的优异表现,在法国熟普一直被当作“降脂药”。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