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普洱观察:熟茶大积压的背后原因
2022年02月28日

普洱观察:熟茶大积压的背后原因

 ■ 文|物于
在当下的普洱茶市场,熟茶积压已成为行业性难题。仓库中堆积的熟茶,犹如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从业者心头。这一困境背后,品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明确熟茶品质的定义,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熟茶出现积压,根源在于过去产能无序扩张。茶企在市场热潮中盲目跟风,茶园扩张失控,产量急剧攀升,远超市场消化能力。在追求数量的过程中,品质把控严重缺失。
大量品质堪忧的熟茶流入市场,其表现为口感单薄酸涩、香气微弱且不纯、汤色暗沉无光。这些产品无法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品饮体验,自然难以激发购买欲,导致市场需求萎靡,供给过剩,积压现象愈发严重。
更重要的这现象关乎到背后原料市场云南茶原料市场的竞争态势确实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现象,其中坝子茶与山头茶的市场地位变化尤为显著。
以下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坝子茶的产量优势:坝子茶,也就是台地茶,占据了普洱总量的绝大部分。坝子茶的产量基数大,且有增长的趋势。
例如,有数据显示坝子茶占普洱总量的96%,并且产量以30%的速度上升。这种产量上的绝对优势使得坝子茶在原料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加上金融茶的出现,对传统茶叶市场产生了冲击。金融茶通过炒作、期货化交易等方式,使得部分茶叶产品价格暴涨暴跌,脱离了其作为饮品的本质。这种市场行为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注意力,导致坝子茶等传统茶叶原料被“抢光”。
山头茶的市场需求:山头茶因其独特的地域特性和品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山头茶市场的火热,需求量增加,导致山头茶原料也被“抢光”。
山头茶的地域特征和个性,使其在消费者中具有辨识度,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消费圈层。
市场多元化需求: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和多样性的需求增加,山头茶因其独特性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古树茶的资源优势,使得山头茶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5. 茶叶市场的投机行为:金融茶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些茶商和投资者在金融茶上遭受损失后,可能会转向其他类型的茶叶,如山头茶,以寻求补偿或新的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坝子茶因其产量上的绝对优势成为市场的主流,而金融茶的投机行为和山头茶的独特性需求,共同推动了山头茶市场的火热,导致坝子茶和山头茶在市场上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
其次熟茶的高品质熟茶品质是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体现。
首先,原料是基础。优质的熟茶原料应采自生态环境良好、茶树品种优良的茶园,鲜叶需鲜嫩完整、内含物质丰富。例如,生长在高海拔、云雾缭绕山区的古茶树鲜叶,往往蕴含更多有益成分,能为熟茶品质奠定坚实根基。
 工艺是核心。发酵工艺堪称熟茶品质的灵魂塑造者。精准的发酵程度掌控至关重要,适度发酵能使茶叶内含物质实现理想转化。在渥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种类与数量需达到合理的动态平衡,像黑曲霉、酵母菌等关键微生物在特定的温度(如 45℃ - 65℃)和湿度(如 80% - 85%)区间内协同作用,促使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发生氧化、聚合、降解等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诸如茶褐素等赋予熟茶独特色泽与醇厚口感的物质。
一个优秀的制茶师能够根据原料特性灵活调整工艺参数,让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独特的风味物质,从而造就熟茶醇厚的口感、浓郁纯正的香气以及红浓明亮的汤色。
此外,从专业品鉴角度来看,高品质熟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应相对稳定且符合定标准,例如在 30% - 40%左右,这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茶汤的滋味浓度与饱满度;而茶红素与茶褐素的比例也较为关键,般来说,茶红素含量在 6% - 15%之间,茶褐素含量在 8% - 18%之间时,汤色红浓明亮且口感醇厚协调,若茶褐素含量过高则可能导致汤色发暗、口感沉闷。 再者,仓储也是影响熟茶品质的重要环节。适宜的仓储环境能让熟茶在时光中沉淀与升华。温度、湿度相对稳定且通风良好的仓储条件,可促使熟茶缓慢而持续地进行后发酵,使其口感更加醇厚绵柔,香气愈发沉稳内敛,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普洱熟茶的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其价格和库存的关键因素。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普洱熟茶的价格会上涨;反之,如果市场上该类产品供应过剩,则价格有可能下降,导致积压。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大类,消费者对这两种茶类的喜好有所不同。生茶口感较为苦涩,适合年轻人饮用;熟茶口感醇厚,更适合中老年人饮用。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熟茶的需求减少,从而形成积压。
普洱熟茶的市场份额:普洱熟茶在市场上的份额较小,据2024年普洱茶市场现状分析,普洱熟茶的市场份额仅为27.0%。如果熟茶的市场份额持续低迷,可能会导致熟茶的积压。
小青柑的市场影响:普洱熟茶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大规模的积压,这现象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没有小青柑这一明星爆款的出现,普洱熟茶的市场积压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普洱茶市场规模增长:尽管普洱熟茶存在积压问题,但普洱茶市场整体规模仍在增长。据数据显示,中国普洱茶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15亿元增至2024年的177亿元,预计到2027年,普洱茶市场规模将达到244亿元。这表明普洱茶市场整体需求仍在增长,小青柑等创新产品的出现有助于缓解熟茶的积压问题。
茶企于积压困境下,须以品质为生存发展根本。优化原料采购、甄选原料,提升制茶工艺、培养人才确保发酵精准稳定,打造仓储设施助力熟茶品质后期提升。
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要共建严格评判标准和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以促茶企重品质。全行业齐心以品质为导向重塑熟茶形象,才能化解积压危机,让熟茶市场重焕生机,在竞争中不败,受消费者喜爱。
作者简介:物于,潮汕人士,自小在潮汕茶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对茶之韵味情有独钟,普洱茶的探索者,穿梭于云南茶山,与茶农对话,追溯茶源。通过我的笔触,带你领略普洱茶的香韵、文化与市场,共享千年茶趣,感受普洱的独特魅力。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