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卡是一处拉祜族聚居的村落,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汉语中,“拉”即拉起手来、团结之意,“祜”指幸福之意,“拉祜”便是大家拉起手来,走向幸福。族人曾以狩猎为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以耕作、制茶为生。拉祜族以葫芦为守护、幸福的图腾象征,喜爱养狗,将狗视为带来珍贵粮食的代表。
那卡出产的普洱茶,条索色泽墨绿油润,芽头较小。品饮茶汤柔顺细腻、回甘生津快,山野气浓郁。叶片韧性较高,久泡叶底肥厚整齐、黄绿明亮。据说当年曾进贡缅甸王朝。因当地有制作竹筒饭食用的习俗,因此也产生了当地以竹筒塞茶经行烤制饮用的独特饮茶方式。
那卡,一处隐匿于山野密林中的拉祜族村落。自2009年底实现水、电、路连通后,族人已渐渐与外界建立连接,但由于地缘边远,至今村里仍保留着娴静安宁的气息。
11月28日,茶鲜森团队驱车探访那卡,期望寻找到一些好茶的同时也去探访一下处处疫情伺机而动环境下的世外幽静。自西双版纳勐海县茶鲜森仓储物流中心驱车向东北方行进,驶入乡道后一路的野林花香便顺延着山路铺展开来,参天的古树、秀丽的竹林、向阳的黄色花朵与幽幽虫鸣无一不在阳光的沐浴下惬意地舒展着。使得同行的第一次探访茶山的小伙伴异常兴奋,屡屡驻足停车观赏,以至于近55公里的车程便足足耗费了三个多小时才得以成行。
车行至蚌囡村附近,一处道路施工阻去了仅容一车通行的山路。仅三五人的施工团队在紧急加固路基以确保往来车辆的安全通过。但此处的紧急之外,更多的是娴熟与气定神闲的劳作氛围——爱人与孩童在一旁嬉戏闲聊,男人们也在笑意开怀中踏实有序地协作着。望着这幅画面,团队也像是短暂地忘却了目的地,不由地下车加入他们的聊天中。日日与山林相伴的工作环境,鲜花与面包该是一同在生活中绽放的吧!
休憩了约二十分钟后,施工团队热心的给我们让出了道路。复而前行,山势的开阔与层次便显现出来,好几次像是走上云端之时,转个弯又盘绕上一个全新高度的山腰间,来时以为的山顶似乎又沉入谷里,层层复复地,竟也不知翻越了几个山头。
午后时分才得以抵达那卡村,引入眼帘的是诸多的葫芦元素:村口伫立着一个雕刻粗放的巨大葫芦造型石塑;亭子顶上、四周、农户窗格上重重叠叠。原来当地的拉祜族人,自古便将葫芦视为民族的图腾,同时也是始祖和保护神的化身。因此装饰满葫芦元素也寄托着他们象征祥和、富足的期望,不仅是每家都在门前摆放、装饰,葫芦也常被用作生活中的瓢、碗、勺等用具。
漫步于村落间,午后的阳光柔和而明亮,处处鸡犬相闻的安定感升起:饲养的公鸡悠然自如地行走在道路上,小狗在忙着四处洒脱、调笑行人,偶有几处圈养的黑猪像是也有些禅定的气韵,并不哼唧鸣叫,只是安静的趴着,以度过这平凡的午后时光。反倒是村里的弄人显得害羞避人,远远地见了我们这些异乡人便垂眸偷偷打探着,避讳的身姿中却并不遮蔽亲切随和的态度,猜想我们是来寻茶,竟也不着痕迹的为我们指路。
悠行至傍晚,经友人推荐我们寻找到那卡34号——以种茶制茶为生的初制所,负责人王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拿出2022头春好茶给我们品饮。王姐的母亲曾在外务工,拥有过于外界交往的经验,并为自己取了一个“外姓”。因此与村里其他人相比,性格也更为开朗大方一些。品饮中我们感受到,那卡的茶条索纤长肥沃富有张力,冲泡之香气上扬,在轻微的涩气过后蕴荡出的是昂扬的花香和水润的甜感,山野气韵久久回荡。叶片韧性很强,在十数泡试茶后仍然充盈完整。
试茶后,王姐邀请我们加入村里的聚餐,在我们婉拒之后仍是执意给我们单独端来了饭菜。在清脆的辣腌笋丝和肉香浓郁的自养鸡肉的诱惑下,团队小伙伴纷纷放弃了羞涩开始大口饱食起来。不得不感慨一句,在清茶涤荡后的饭香味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口食之欢呀!
饭后,天色已全然抹黑,带上王姐贴心送上的茶样,我们也不忘为茶友们购入了一批今年优质的那卡乔木秋茶。当然,期望与大家分享的,也不仅仅是这杯好茶。在深夜赶路的途中,团队已经开始积极为这款新品筹备起来,期望尽快地为大家带来这款滑润甜柔滋味。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