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云中之莲:易武茶的底蕴
2022年02月28日

云中之莲:易武茶的底蕴

 有人说“普洱茶是茶人的最后一站,易武茶是爱茶人的最后归宿”。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易武茶。或许是一款充满历史岁月的号级茶,或许是一泡香高甜润充满森林气息的薄荷塘,或许是一口野韵十足的铜箐河、百花潭,平衡、柔滑的刮风寨,相信每位喜欢普洱茶的茶客都能在易武找到自己喜欢的风味。
有着“香扬水柔”共性的易武茶,为何不同的小微产区之间会呈现出如此风格迥异的味觉特征?又为何会深受普洱茶客的青睐?过去十多年来,我不断在易武的山山水水之间穿行,为的是摸索清楚易武茶的风味底色。
麻黑星夜的触动
我对易武茶的认知,始于在麻黑那个记忆美好的夜晚。2009 年的春茶时节,我来到了易武的麻黑。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云南的茶山,虽然当时从景洪到易武的路很难走,而从易武到麻黑的路更是崎岖,但不知道为什么,走进麻黑的那一刻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到易武的第一天,我在当地湖南老乡的介绍下,住进了麻黑村的何天强家里。当时何天强是麻黑村委会主任,也是易武茶叶协会的创办人和首任会长。
那晚,麻黑就沉睡在无尽的夜色与静谧中。可能习惯了城市的喧闹,这种静谧让我有些小兴奋,又好像有些不适应,以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我起床推开窗,想看一下夜色中的麻黑。谁知一抬头,窗外挂满的星星,就像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仿佛伸手就可以抓到。只那一瞬间,易武麻黑成了我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当时我就想,除了海拔高以外,只有生态特别好、空气特别干净的地方,才会出现如此令人念念不忘的景象。
第二天早上天微亮,村子里的鸡鸣声把我唤醒。起床后漫步在村子里,早上那种云遮雾绕的烟火气息,让我感觉到一种诗意的生活。随着太阳的升起,家家户户都将昨夜炒好的茶叶抬出来晾晒,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茶香飘过来,让我感觉到特别的舒服和惬意。那一瞬间,突然感觉我好像就属于这里,属于麻黑。
多年后,我也在麻黑遇见了我心爱的姑娘,或许这就是千山万水的缘分。
从云南回到湖南,麻黑一直在我脑海翻腾。于是,我开始去北京马连道、广州芳村等地考察,拜访茶界前辈,感知普洱茶气韵;同时买了很多茶书,边品边学,整个 2009 年几乎都在探寻普洱茶的路上。
2010 年,我在长沙开了一家专门经营古树普洱茶的茶店,从此进入了普洱茶行业。
刚开始,我以收购毛料为主,经常一个人开着车在云南的古茶山里穿梭。我很喜欢这种在山里跑的生活,除了美丽的山水水外,还有古茶山上少数民族的淳朴给心灵带来的松弛。
慢慢地,感觉整个人与普洱茶,与这些古茶树建立起了难以舍离的关系,于是开始在景迈山、易武创办起“ 福泺制茶 ”茶叶初制工厂,为的就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己品质要求的普洱茶产品。
我拿着自己前几年做好的麻黑去拜访何天强。他喝了后特别兴奋,说这个麻黑做得很真,是他喝过的麻黑茶中品质很好的,还给我题了字:“ 麻黑茶 小周最真 ”并签字盖了“ 易武茶叶协会”的章。
一个“真”字,让我对普洱茶有了全新的认知,从此,爱上了麻黑,恋上了易武。
易武的山形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扎根在易武做茶后,我经常在易武的各个山头之间流连。时间久了,心里就开始想易武茶为什么会深受普洱茶客的青睐?
易武后来因何会取代曼撒位居古六山之首,成为当时普洱茶的最大产区,以及茶庄商号最集中的地方?还有着“ 香扬水柔 ”的共性?顺着这个思路多年来我一直在易武的山水间观察、思考,最终从山形地貌的角度发现,易武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整个易武茶区的山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无论是与勐库的东西半山、澜沧的景迈山相比,还是与勐海的布朗山、南糯山相比,这些茶山都是山连着山,像波浪线一样随着微风摇曳。
但易武的茶山就像莲花一样是一层一层的,这座山包住那座山,另一座山又包住这座山,所以整个易武茶区就有许多沟箐。因为在一座山与一座山之间会有许多小沟小河,比如三家河、弯弓河、刮风寨河等,都是在层层山峦的底部。
这种莲花瓣的山形,因为是一层围裹着一层,在风的作用下,热空气或冷空气在这里交织,由于每层山都能起到隔断的作用,所以其基层受到的相互影响就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另一方面,山与山之间的气流又是相通的,所以会形成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小气候环境。
从道家养生文化的角度来讲,这种宛若莲花瓣的山形地貌是山环水抱、阴阳协调、聚气会神的。让易武茶品质优异的同时,又呈现出让人迷恋的不同风味。因为每座山的小区域气候环境并不完全一样,光照的时间与角度,温度、湿度与环境等都会有一定差异,所以不同的小区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味。而处于莲花瓣中心的区域,就是易武茶最核心的产区。
从整个易武茶区众多被细分的地理位置看,从北到南主要可以分作三个产区。北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天门山、张家湾。中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一扇磨开始由北往南走,分别是薄荷塘、凤凰窝、丁家寨、刮风寨、麻黑、落水洞、曼秀。
南部主要是易比、三合社、铜箐河、百花潭、蟒蛇箐、金厂河等。经过一层层莲花瓣状山河的阻隔后,从北到南的这三个板块间风味其实是有区别的。北部的茶叶香气较高扬,也比较甜,但相对来说茶汤缺乏厚实感。南部区域整体上原始森林植被保留得更好,这可能也与易武的水系是从北往南流有关,所以我们在喝铜箐河、百花潭等小产区茶的时候,会感觉到山野气韵很足。但汤感相对来说要偏硬一些,没有那么细腻柔滑。
如果用莲花瓣山形来比喻的话,中部区域是莲花瓣的中间部位,也即从曼撒到麻黑一带是这朵莲花的核心部位。就风味而言,无论是从香气、滋味、口感、厚实度还是韵感的角度来看,中间区域在平衡性方面是最好的,比如弯弓、刮风寨、薄荷塘、麻黑、落水洞等这一区间的茶在平衡性上都非常之好。另一方面,根据历史资料以及黄晃在 1940 年出版的《中国热带作物》第一编书中记载:“茶山之分布及产量,镇越县之茶,以第一区为特多,因多起伏小山,倾斜不大,粘砂质土壤富含肥分,为植茶最佳之地,尤以曼那曼来曼撒麻黑曼秀等处,极负盛名 …… ”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易武茶的主产区,也是整个易武茶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上所说的易武正山,大部分指的就是这一区域。
茶是人类和大自然亲近的朋友
不同的普洱茶人,对易武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易武是普洱茶的起点,有人认为易武是喝茶人的终点,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