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感受到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觉。然而,在品茶的世界里,人们同样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五感”,即苦、涩、鲜、甜、酸。
这些味道不仅仅是味蕾的直接刺激,更是茶叶中各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苦味:咖啡碱的馈赠茶的苦味主要来源于咖啡碱、花青素和茶皂素,其中咖啡碱是最主要的成分。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茶叶中,也是茶叶中咖啡碱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茶树新梢的细嫩部位,如嫩叶,咖啡碱含量往往高于老叶。大叶种类的茶树咖啡碱含量普遍高于中小叶种,而夏天的芽叶中咖啡碱含量更高。咖啡碱不仅赋予茶叶苦味,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有助于提神醒脑,活跃大脑皮层,刺激胃液和胆汁的分泌,这也是许多人喜欢喝茶的原因之一。
涩味:茶多酚的收敛涩味是茶叶中另一种显著的味道,主要由茶多酚引起,尤其是儿茶素。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约占茶叶干重的20%-30%。儿茶素具有苦涩味和强烈的收敛性,收敛性表现为品饮茶汤时口腔中的一种物理性收缩反应,这种反应并不是味觉刺激,而是一种触觉体验。当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与口腔中的蛋白质接触时,会降低唾液的润滑作用,增加摩擦,从而激活口腔中的机械感受器,产生涩味感觉。尽管涩味有时会让人感到不适,但它在茶汤中的存在,使得茶汤更具层次感和回味。鲜味:氨基酸的馈赠鲜味是茶汤中令人愉悦的味道,主要来源于茶叶中的氨基酸。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有20多种,但并非都是鲜味,其中茶氨酸、谷氨酸等是主要的鲜味物质。氨基酸的含量越高,茶汤越鲜爽。例如,白毫银针等高档茶叶,茶叶毫毛多,氨基酸含量高,因此茶汤更加鲜爽。氨基酸不仅赋予茶汤鲜味,还表现出良好的香气,与茶叶品质呈显著正相关,被誉为“茶叶等级因子”。
甜味:可溶性糖类的调和甜味虽然不是茶叶的主要滋味,但它在茶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甜味主要来源于茶叶中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多糖以及少量其他糖类。红茶中的甜味较为明显,因为红茶在发酵过程中,部分多糖被分解成单糖,增加了茶汤的甜度。甜味能够中和茶汤中的苦涩味,使茶汤更加协调,增加层次感。值得注意的是,茶汤中的甜与甘是有区别的,糖类物质的甜迅速、直接,不会产生回甘、生津,而通常所说的回甘,是苦味过后才慢慢回味的苦尽甘来。酸味:有机酸的调味酸味是茶叶中一种较为复杂的味道,主要来源于茶叶中的有机酸,如草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是糖类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与茶叶的糖类物质含量有关。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大部分有机酸与其他物质如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剩余部分进入茶汤,起到调味作用。适当的酸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茶叶的苦味和涩味,调和茶汤的风味,增加茶汤的层次感。然而,如果茶叶存放或发酵不佳,可能会产生过多的有机酸,影响茶汤的口感。
总之,茶的五感——苦、涩、鲜、甜、酸,是茶叶中各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种味道都承载着茶叶的独特风味和品质特征,也构成了品茶时丰富多彩的味觉体验。通过了解茶的五感,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茶的韵味,让喝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灵的享受。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