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普洱茶在生茶领域,基本已经走到了一个顶峰,甚至说到达了天花板,那么接下来的路要么维持,要么直接会向下,不会一直在高峰,尤其是以山头茶为代表的,在短时间基本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即便是有,那受益者只会在一小部分人的手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很难。手中的茶好,并不代表卖得好,并不代表茶友就一定能花代价去尝试。
因为通过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普洱茶也高速发展,尤其从直播兴起到疯狂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手中都有了不少茶,并且这些茶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消耗完掉的。
既然消耗不完,前端又在不断的产出,那么势必供过于求带来很大的弊端和不利之处,最终两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综合分享:2022年「百花潭」古树熟茶,纯净卫生;入口尽显柔甜和醇润,口感饱满,香甜度极高;香为综合型的复合型香(坚果香+蜜香+糯香)是一款能喝到回甘的易武古树熟茶。但是市场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这种存在方式是在悄悄的改变中,于是在“倒逼”模式下,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和出路。那怎么才能走出一条道来呢?那只能依靠技术,紧扣不断多元化的消费者。于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新的东西就出来,其中在熟茶领域凸显得最为猛烈。尤其是最近两年来新工艺的不断变革和完善,使得普洱茶一定程度上为自己找到了活下去的道路,也让很多行业内的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今年,专注熟茶的人最为集中和彻底,这点我们在前面几篇熟茶内容里面就已经提到了过,就不过多赘述。
综合分享:2022年「蟒蛇箐」古树熟茶,香气浓郁而纯净纯粹,汤色红浓透亮,如同玛瑙;论甜,首屈一指。您在市场上几乎再也找不到,比这样更甜的熟茶了;论香,香得独特。虽不是复合型香,但就杏仁香,使得茶汤足够精彩;论丝滑,口感很丝滑。用盖碗泡,茶汤较为轻盈;用壶泡,一切特点尽显,汤非常干净、稠厚,口感很丝滑。2023年年度茶友评价最高的熟茶;2023年年度复购率最高的熟茶之一。
众所周知,过去熟茶都是以传统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极大地推动了普洱茶的高速发展。但很多人都知道,传统熟茶的技术始终掌握在大厂大品牌手里面,即便是过了几十年,还是没有一定程度上的放开。请注意是“一定程度上”而不是放开。这就说明,即便是很好的技术,是有利于行业进步的技术,都是少部分人把持着,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还在拉后腿……。
那么行业要生存,熟茶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于是,在各种因素下,区别于传统的发酵技术,新工艺熟茶发酵技术应运而生。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并且还没有太多历史背景,但不得不做。只有自己发酵研究,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调整改革,在未来的市场才能活下去。
幸好,功夫不负努力上进的人。如今的新工艺熟茶基本在行业内开花了,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这种完善出了以科学的技术为支撑点,更多是以市场、以消费者、以茶友为导向,根据每个茶区茶叶发酵的试制性,已经出来了大量能适应当今茶友多元化消费需求的熟茶了。
综合分享:2021年「蟒蛇箐」古树熟茶,“更厚实、更细润、更饱满”。茶汤红浓透亮,入口就感觉团聚感非常好、非常饱满、甘甜,温润如玉,团聚感好,有易武茶柔和的感觉。越往后喝,滋味越甜,而且耐泡度很高。这“多元化消费需求的熟茶”也可以理解为“个性化熟茶”。这种熟茶的发酵不仅极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叶种茶叶的特性,更能在发酵过程使其口感的风格化、风味化,同时还规避了传统熟茶带来的弊端。你比如,传统熟茶才发酵出来,或多或少都带有渥堆味、泥腥味,很燥,不香,也不是很甜。需要放放转化一段时间才好喝。但是新工艺熟茶,则不需要,从出堆的时候,就可能让你很惊艳了,尤其是活性小筐小堆发酵,不仅纯净卫生,没有什么异杂味,还很风格化(比如很甜,很香——香又是区别于传统发酵的香,更偏向年轻化的香)。最最最重要的是,新工艺熟茶是可以不需要放置就非常好喝的熟茶了。
比如,我们很早之前推出的「大雪山」熟茶、「昔归」熟茶、到2023年推出的「蟒蛇箐」古树熟茶、再到前段时间上新的「百花潭」古树熟茶,全部都是新工艺发酵的熟茶。口感丰富而多元,且非常具有个性化,尤其是在茶汤的表现力上,在香气的特别上,都极大彰显了新技术的优势和好处。从过去分享过我们茶品的茶友反馈下来看,选择新工艺发酵熟茶的更多,他们更能接受或者是更喜欢这种口感。以往很多茶友买新熟茶,都需要放很长时间才会更好喝,但是现在的熟茶则不需要,买过去直接就泡喝了,无需存放就已经达到很好的状态了,这就是新工艺熟茶带来的变革和好处。
因此,新工艺熟茶,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解决了供需关系,更解决了口感上“多元”而充满个性化的问题。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满足了众多茶友的需求。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相信口感“多元”个性化的新型熟茶,将会是茶友的最爱…。
来源:吃碗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