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普洱生茶而言,熟茶凭借它温和的茶性、醇厚的口感天然具备更广泛的适口性。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还很年轻,但今天的熟茶已经拥有了一票属于自己的铁杆粉丝。尽管知道它与生茶之间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渥堆发酵,但发酵程度的不同也让熟茶有了不同的外在表现。
事实上普洱熟茶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醇厚的滋味与温润的品性,更在于发酵程度变化所带来的风味图谱。轻发酵、适度发酵与重发酵三者各具特色就如同茶坛上的三原色,交织出无穷韵味。今天,让我们试着深入探索这三类发酵工艺的奥秘,揭开各自的风味密码。
轻度发酵茶(7分以下)
如果将熟茶的渥堆发酵程度由轻到重划分为1到10的话,7分以下便可被归为轻发酵了。非要比较的话,轻发酵熟茶宛如初露锋芒的才俊,它的发酵过程短暂而克制,微生物活动有,但也大多仅作用于茶叶表层,其核心仍保留着生茶的活力特质,口感带有生茶的明显层次。
当然这意味着后期的转化潜力是很大的。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生茶残留下的清爽感会逐渐转化为醇厚,香气更趋丰富复杂(陈香、药香、木质香等)的特点,就连口感更加饱满圆润。当然,代价就是仓储很关键,因为这种活跃天然带着不稳定性,稍有不慎便会出岔子。
中度发酵(7到8分)
我们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这一点贯彻了方方面面,就连制茶也不例外的。发酵程度在7到8分的无疑就是普洱熟茶工艺的“中庸之道”,也是市场主流和传统经典风格的代表。它力求在“熟”与“活”、“醇”与“爽”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故而品饮价值相当之高。
它的以纯正的陈香、木质香、糯香(米汤香)、枣香、甜香为主基调,优质的适度发酵熟茶堆味极轻,且出厂一段时间后基本消散。虽然客观上转化速度不如轻发酵明显,但依然具有稳定的陈化潜力。随时间推移,醇厚度、滑度、陈香会持续提升,口感也更加圆融。
重度发酵(9到10分)
不同于轻发酵与中度发酵,这是对极致温和的极致追求。它通过更深度的发酵,最大程度地分解刺激性物质,塑造出温暖厚重的风格。它的陈香是最稳健的,口感也是极度醇厚、浓稠、顺滑,米汤感或羹汤感极强。你去饮用发酵程度较深的熟茶就会发现它几乎无任何涩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茶性最为温和,对胃部刺激最小,尤其适合体质虚寒、胃部敏感或追求极致温润口感的茶友。假如在湿冷季节品饮,暖身效果会显著。当然了,由于其转化很彻底,后期陈化潜力相对较小,口感变化空间有限。存放主要提升的也是醇滑度和陈韵。
有道是茶性如人性,轻重缓急皆成韵。杯中有天地,浓淡醇和总是春。即便是一盏小小的熟茶也能呈现出这等不同的魅力,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在其中找寻共鸣。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