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岁月成就的经典: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中期茶
2022年02月28日

岁月成就的经典: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中期茶

 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沉淀,内含物质在生物酶和氧气的作用下,慢慢发生转化,香气口感不断提升,陈年普洱有了更高的品饮价值,越陈越香的特性将普洱茶塑造为“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经历过百年断代,是因为在21世纪以前,普洱茶与中国内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无关,他们不需要普洱茶,也就不了解普洱茶,那些岁月里,普洱茶多以外销为主。到如今我们能够见到实物的普洱茶中,以不同的年代来划分的有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中生代茶(也称中期茶)、新茶。
号级茶
号级茶也叫古董茶,一般是指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截止1956年以前,由私人茶庄出品的普洱茶。
在当时,这些茶庄大多由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通常都是由“号”来命名的,比如宋聘号、同庆号等等,因此生产出来的普洱茶,也统称为号级茶。
号级茶的制作,保持着古早的风格,基本上都是由乔木古树茶制作而成,规格为一饼350克左右,七饼桶,最外边用笋叶包装,包装顶上印有茶号标志。
号级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普洱贡茶上,为了保证贡茶的有序生产,清朝还专门设立了普洱府这一机构,来控制普洱茶的采摘和制作。
印级茶
号级茶,见证了从清朝到建国前的普洱界兴衰,那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普洱界就是“印级茶”的时代了。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私人茶庄成为了历史,20世纪50年代,普洱茶的生产制作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这些由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就是大名鼎鼎的印级茶了。
50年代至70年代出产的茶品,外包装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中间是“八中茶”商标,坊间常根据“八中茶”中的“茶”字颜色来命名,比如大红印、甲乙级蓝印、红印铁饼、无纸红印、蓝印铁饼等。
印级茶的包装看似大致相同,实则种类繁多,板式多样,有的无内飞,有的会错印,棉纸上印有“中茶牌圆茶”的字样,也有繁体简体,字体风格,色彩鲜艳度的区别。
有的会印有不同颜色的“茶”字,并由此延伸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品种。
问世于建国初期的印级茶,已经历经了七十余年的岁月洗礼,作为普洱茶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的地位极高,隐隐有普洱发展精神旗帜的趋势。
七子饼
1972年后,云南普洱茶的经营自主权,被下放到新成立的云南省茶叶分公司,这时期的普洱茶,有了一个新名字:“云南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的包装,与号级茶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包纸上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及拼音字母的字样,包装中心也延续了八中茶标志,大部分种类以绿色字体为主。七子饼的出现,是又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融入国际舞台,普洱茶的国际市场逐渐增大,为了统一规范进出口,1976年,云南茶叶分公司对普洱茶进行编号。
七子饼茶时代的主角,是勐海、下关、昆明这三大国营茶厂,比如勐海的7542、7572,下关茶厂的8653、8633等。昆明的7581等等。
中期茶
中期茶的具体归类,业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论。
这主要是因为1996年左右,计划经济结束不久,很多民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很多自负盈亏的国营茶厂处境艰难,开始大量承接私人定制茶品的业务。
旧的制度不再适用,新的规范尚未诞生,这是中期茶概念复杂,定义混乱的原因之一。
由于这个时期,普洱茶的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不再是国营茶厂一统天下,民营茶厂不断新建,并生产了大量的普洱茶,因而中生代普洱茶相对复杂得多。
有人说陈放3-15年的茶是中期茶;有人说陈放3-7年的茶是中期茶。而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是,从1999年至2008年,陈期在10 –15年的茶是中期茶。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中期茶这个概念的,中期茶原本是陈年普洱茶的一种,但因为陈普的界定年限太过宽泛,所以才衍化出了中期茶一词。
尽管业界现在对中期茶的时间界定相对模糊,但有一定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所有的中期茶,都必须经历了多年陈放,陈化效果不错,但现在还处于转化中的茶品。
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中生代茶——新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贵为国礼的贡茶,到易武称雄的号级茶,到勐海为王的印级茶,再到三足鼎立的七子饼茶,最后是尚未清晰的中期茶再到现在的新茶。
普洱茶的这几个历史时期,其实并非传承有序的,常常会因为战争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混乱导致它们之间的断裂。比如号级茶与印级茶之间被抗战和动荡的社会割裂了;印级茶到七子饼茶之间横亘着“呅革”,七子饼茶与中生代茶之间,又因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转型期的特殊格局。
普洱茶在时间的河流里幻化出许多新的生命形态。是时间的河流给了它分量,给了它荣耀,给了它未来。
声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 陆离茶寮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cha10.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