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去年同一块茶地的延续,具体没问,直接试试。
好像我去年也有买乔木,忘记试了,改天去找一下,去年就试了那块茶地的高杆。
2022年高杆链接🔗:
【2022春 易武 白茶园国有林高杆】
茶饼容颜
饼面条索紧结肥壮,粗枝大叶,金色茶芽稀少,草木清香内敛。
8.4g,120ml白瓷盖碗。全程90~95°C 水冲泡,不用茶滤网,润茶一道闻香。前段快出汤,中后段视情况延迟冲泡,至于注水方式,悦己为主。
搁茶则醒茶30min。
润茶一道:
烫盏温杯,倒入干茶闻个热气蒸腾而起的气息。
花草幽香徐徐升起,带那片林子草木吐露的自然芬芳,馥郁绵软。
快速洗茶,淡黄绿茶汤明亮清新,花香悠悠漂浮,清郁清长。盖子上花草幽香弥漫,叶底草木清香安静自然,透出阵阵植物熟香。
浅尝,淡滋滋,比较清透,
无味道,喂茶宠。
前段:
快出汤,轻扬黄绿色茶汤清澈明亮,花香细幽雅致,挂杯香清郁。
鲜甜里带着新鲜草木芬芳气息,细软柔和,微微的小苦底支撑起了部分骨架,肉肉填充,新鲜灵动的茶汤有春之朝气蓬勃感,在舌面荡漾开来。
水路细腻柔软度中等偏上,生津绵密丰富,多饮几杯嗓子有些微刺激感。
并没有太多的滋味混杂在其中,茶汤略显薄纱,反而显得它鲜活灵动,素雅恬淡的本色来。
喝着轻松自在,不用想太多。
中段:
15s,25s,35s出汤,滋味甜绵、平和、清鲜,水路发散,空间感平,汤感稠爽,过喉微微刺激,下行堵在胸口之上,肠胃道略感刺激。
汤色渐深渐清澈透亮,挂杯植物花草幽香浅浅淡淡。
各方面指标都是弱化版,胜在协调度不错,苦涩释放微弱,肉肉在第六泡的时候很稀薄了,水路亦渐渐变粗。
涩渐渐在舌根处、喉咙口堆积,受限于树龄,轻柔泡泡不会太明显。
打嗝间,茶气下行比较弱,肠胃道刺激依旧,需要存放一段时间,转转。
后段:
延迟冲泡,金黄透亮,色泽唯美。植物纤维木质香在水中涌动,啜一口,谷物熟香浓郁,茶汤熟了,涩渐渐有滞留,喉底刺激感增多,需要缓缓。
鲜爽度在缓缓下降,汤感渐渐生硬干涩起来,不太讨喜了。
重闷,玉米秆香,植物熟香通通落水融合,滋味浓郁了不少,汤感薄了,肉少了,涩厚了,喉咙刺痛感强了。
苦感不重,框架感有,基本只是处在有点感觉,耐泡度也可以。涩滞留、肠胃刺激的有点多,脑袋轻微疼,乔木本来就这样吧。
附笔Postscript
1、本文不能用作商业推广。
2、茶样试饮会有片面性,不代表整批产品。
3、对照时,茶质共性部分较有参考价值。
4、个体身体状况差异会导致嗅觉、口感、体感上会有偏差。
5、茶水比、泡法、水、湿度、气压、茶具材质等会影响香气、甜度、汤水软硬度、层次感等,按经验自己调节,可以整到比较细微。
6、盖碗、紫砂壶、汝窑壶、紫陶壶等等沸水冲泡生普,汤感会有微差异,我一般遵从内心想法匹配器具。
7、描述存在主观意愿,用词已尽量贴近。
8、是给自己拥有的茶留下最初的印记,以便于自己今后再品时比较,是给出自己选择时的参考!而非他人!
9、不会为任何茶评分,我之蜜糖,他之砒霜。
茶是处在一直变化之中的,不同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四季、不同泡法、不同水质、不同心情、不同……都会带来口感差异。
来源: 梓云竹露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