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2025年大滇制茶日记之3 仓库里剩下一堆老茶头
2022年02月28日

2025年大滇制茶日记之3 仓库里剩下一堆老茶头

 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因而,经常忘记了自己还有很多茶在仓库:因为这些茶都很散碎。或者说好听点:我是一个善于抓重点的人,因而老是盯着大宗货。一批熟茶,发酵完,分级,拼配,或者压饼,或者压砖,大致算下成本,低价出货,迅速回本。经常出现一种的场景就是:销售火爆,茶饼卖光、茶砖卖光,但是没看到利润。经常众筹,也经常没看到利润。亏损,是不可能亏损的,打死都不承认亏损,哪怕暂时亏损,也要装成走长期路线。众筹,也不是白忙活。大滇飞扬做事的逻辑是:只要现金流平衡,利润并不重要。事实上,熟茶的利润隐藏在边角碎料里。只要饼和砖卖回了茶的原料成本,那么,碎茶和老茶头就是利润了。慢慢变现即可。这个期限,可以是:五十年.....
碎末和老茶头,在新的时候,当然并不值钱,但时间久了,价值就会凸显出来。我经常喝着十几年陈期的各种生茶金飞叶、老班章、冰岛、昔归碎茶、以及熟茶碎末、老茶头,感觉人生已到达巅峰。生茶,每天活在顶级茶的世界里,虽然只是黄片和碎末。熟茶,每天活在十多年的老茶头以及众筹的各种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麻黑里,虽然只是碎茶和老茶头。不要想太多,不要带有色眼镜,在专业制茶人眼里的普洱茶,认知当然只看口感,不看其表。
2022年的秋天,处于疫情期间,工厂没事可做,当然得找些事情养工人,所以,翻翻仓库,用2018年的老茶头压制了一批茶砖,然后,放下,忘记了。在2025年的春节期间,我在勐海工厂里,随便捡了一片次品,正好就是布朗山老茶头。于是,成为了我的口粮,直到喝完这片次品砖。作为一个在茶行业奋斗了二十年的普洱茶老兵,我对这个茶没有任何惊讶:毕竟是最熟悉的地块,源于海波1800米以上的茶园,每年布朗系的生茶熟茶,都是这几家的,可以精确到地块。二十年的制茶经历,原料稳定、工艺成熟,已经不需要惊艳!在这里,惊艳代表了没见过世面!布朗茶采摘为一芽二叶标准,而老茶头来自于发酵中自然凝结的细嫩原料,当然嫩度较高,胶质含量高,几乎都是宫廷到三级料,所以,冲泡之中,耐泡度极高,慢慢泡下来,20-30泡,都是很正常的。当然,由于结块,茶质的释放并不均匀,这也让追求茶汤很浓厚的茶友会感到失望:这等于你喝老班章茶希望喝出冰岛茶的口感!对于布朗山老茶头来说,喝的是细嫩、荷香、绵长,而非厚实!
前三水:米汤般的糯香是主要的感觉,淡淡的甜,五至十水:茶汤渐渐变得粘稠,喉韵渐显,舌底变得甘甜。清凉,陈香中析出淡淡药香,杯底冷香竟幻化出野蜂蜜的甜润。
二十道后:茶汤转为琥珀色,轻发酵的优势逐步展现,宛如老生茶轻泡,一直有味,一直甘甜,却无腻感。三十道后,自然进入煮茶环节,大壶煮茶,大杯饮之,不亦乐乎!一泡茶,可以陪伴一下午!
这是我们关于布朗山老茶头的故事,设计使用寿命50年,峰值在35年以上,而你拿到手的时候,从发酵算起,已经七年陈期!大滇飞扬,从来不惧时光,我把制茶改成了酿茶,陈酿,正是大滇制茶的新境界。我从来没有想过制茶能够多多大规模或者利润或者大滇号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情形;我从来考虑的都是自己做的茶,在50年陈期的时候,会给我自己多大的震撼!大滇飞扬于2025年3月5日PS:’老茶头简介老茶头堪称普洱熟茶发酵进程中的 “意外惊喜”。在熟茶制作的渥堆发酵环节,茶叶经泼水加湿后堆积一处,微生物迅速活跃起来,堆内温度逐步攀升。茶叶中的果胶物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量渗出,富含果胶的嫩芽将周围不同等级的茶芽粘连、板结在一起。发酵过程中,工人会定期翻堆,确保茶叶发酵均匀。在此期间,部分粘连的茶叶团会被抖散,但仍有一些凭借人工外力难以打散的块状茶叶,这些便是茶头的雏形。发酵结束后,经过筛选分级,这些茶头被单独分离出来,再历经一段时间的存储与陈化,最终蜕变为老茶头。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7czn5.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