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一片陈皮识乾坤,新会产区全档案(3)
2022年02月28日

一片陈皮识乾坤,新会产区全档案(3)


青皮辛、烈、苦,挥发油含量占比高,药用价值大,因行气力较强,广泛用于中药方,药性可归肝、胆、胃经,常医疏肝破气解郁、消积化滞以及胸胁胀痛等。同时因药性烈,气虚者、儿童应慎服,孕妇忌用。《本草经疏》中建议:“凡欲施用(青皮),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必不可单行也。”
青皮不易蛀虫,容易储存,较好打理。
二红皮,采摘时间在秋分至小雪之间,大致是每年十一月左右。
柑果时外皮呈黄绿相交或黄中带绿,生理仍未充分成熟,属于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的时段;用手触摸,可感皮质较硬、较厚;因糖分偏少,味道辛、微苦略甜。陈化后的皮外表呈褐黄色至棕黄褐,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较明显,随着陈化年份的增加,内囊由雪白、淡黄色转至棕红色,带有不明显的海绵浮松状,略带层次感,皮质较硬;陈化后气味芳香,带有甜气,有轻度陈韵。
二红皮主入脾,治脾胃虚寒、痰湿咳嗽、呕吐呃逆。陈化三年内,兼备浓郁挥发油清香与适口甜度,适合日常膳食的祛膻增鲜。
本身具有一定的糖分,存在蛀虫的可能,但不严重,比较耐存,较好打理。
大红皮,也叫冬皮,采摘时间在冬至到小寒左右,大致是每年十二月左右。
柑果时外皮呈金黄色或橘红色,不带青色,生理已基本成熟;用手触摸,可感皮质软、厚;味道浓厚,微辛、较甜。陈化后的外皮呈棕红色至棕黑色,成千上万大凹型的油室,遍布匀称聚集;随着陈化年份增加,内囊由雪白、淡黄色至棕黄色雪白,海绵浮松状明显,层次感重并伴有一定的脱落,年份越高,皮身越薄越脆;陈化后气味浓郁醇厚,陈香气显著。
大红皮性质平和,归脾、肺经,药效可入脾经、胃经、肺经,主要功效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要用于脾虚气滞的食少、恶心、呕吐,腹胀或饭后腹胀以及宣肺止咳化痰等。《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然气虚体燥或者是阴虚燥咳(表征长期口干口臭、舌燥、舌苔多黄者、嘶哑干咳),伴随实热、吐血、口腔出血等症状者应遵循医嘱使用。
糖分高,容易蛀虫,不易储存,需要较为精心打理。
虽然不论青皮、二红皮还是大红皮都是陈皮,但我们一般会把青皮与红皮(二红皮、大红皮)区分开来。
日常所说的新会陈皮一般指红皮。这是因为,青皮是柑果未成熟时采收加工而成,所含糖分少,用之泡茶会有明显的苦涩味,一般药用居多,具有消积化滞、疏肝破气之效。而大红皮采收时柑果处于成熟期,含糖量高,果香味浓郁,无刺激性气味,苦涩味也低,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之功效,食用药用两相宜。
新会陈皮制作工艺
新会陈皮制作包含六大流程: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在果皮颜色呈青绿、微红、大红等三个时段采摘,可以分别制作成青皮、二红皮(微红皮)、大红皮三个常见货式,要优选健康优质的新会柑鲜果作为原料。采 摘
理想的新会柑应具备以下特征:外形饱满、油包密集且果皮色泽鲜艳、形状扁平、果蒂小巧、果脐凹陷以及内囊较薄。    人工剪枝采摘鲜果,也就是要用剪刀剪枝摘果,这样制成的新会陈皮外表皮会形成明显果蒂。(若没有果蒂有可能是“落地果”制成的,品质较次。)
开 皮
新会陈皮的标志之一就是规则的“三瓣状”,而这正是由新会陈皮的开皮法决定的。
洗净鲜果后,采用“二刀法”或“三刀法”开皮,下刀浅、慢、柔,运刀深、稳、快,收刀浅、轻、慢,留果蒂相连,均匀三瓣剥开。新会茶枝柑开皮时业讲究力度得当,以不划破果肉为佳,取果肉以不爆汁为佳!
正三刀法: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三刀,留果蒂顶部相连,该刀法开皮,果蒂置于皮的中央。开出来的柑皮三瓣均一。
对称二刀法:果蒂朝上,从果肩两边对称反向弧划两刀,留果皮底部相连,三瓣剥开。该刀法开皮,果蒂置于其中一瓣皮的边缘。
两种刀法均能开出三瓣陈皮,其中二刀法仅能通过人力纯手工开皮,而正三刀法既可以人手开也可以通过机器辅助,两者各有特色。摊 软
开好的柑果皮要先进行摊软,就是把果皮挨个平铺放置在当风、当阳的地方摊软一段时间,这个步骤类似于茶叶制作中的“摊青”,目的都是为了失去水分。
通常情况下,新开好的柑果皮要摊放约二至四个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视当天天气而定),让果皮在摊放过成中自然失水、蒸发、软化,再进入后续的反皮阶段。
反 皮
反皮是在柑果皮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后、柑皮质地变软即可进行反皮,需逐个将柑皮反开成一片,使柑皮内囊向外晒制,最终形成“片张反卷”的特点。
为什么新会陈皮不直接晒制,要多一步“反皮”的步骤呢?若是直接晒制,柑皮内囊的水分不好蒸发,最终晒出来的陈皮很可能蜷缩在一起,不便于后期储存观察内囊的情况。晒 制
新会柑皮经反皮之后,就要放在阳光下自然生晒,由于柑皮的内囊含水分较多,使内囊朝上、向阳的反皮晾晒,让内囊直接大面积接触阳光,更容易晒干陈皮。
除了保证新会陈皮的干燥度,通过反皮晒制的步骤,也能在后期贮藏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陈皮是否有软化、霉变、虫蛀现象的发生,好及时进行翻晒。
若遇雨天,可以将采摘下的柑果延迟开皮,已经开皮的会采用上晒架摊晾或用抽湿技术去掉部分柑皮水分,待天晴再晒。入 仓
柑皮晒干之后,就可以入仓储存了,一般刚晒制好的新皮要用胶框、编织袋、纸箱储存,这样更利于柑皮前期的水分和糖分的挥发。
头三年(视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头五年需要翻晒)每年需要翻晒两至三次,目的将果蝇卵晒死(果蝇卵在果树上时已经被下了),不然会孵化出幼虫会啃食果肉,同时保证柑皮不至于吸收过多水份而变质。经过多次翻晒,皮质越发薄、脆,难免会出现碎片、断片,通常经自然生晒、自然陈放、年份越久、翻晒次数越多,越容易出现断片。
三年后才可称之为陈皮,陈皮的储存是光阴的浓缩,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转化过程。
陈 化
贮存陈化柑皮需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35℃)和湿度(不超过70%),堆放时“下不靠地、边不靠墙、上不靠顶”,在每年选择晴朗、干燥的好天气,重复进行晒制工作。
干仓陈化,就是将陈皮置于干燥密封的环境下进行陈化,转化相对较慢,但品质最好; 湿仓陈化,是把陈皮放在高湿的环境中陈化,这个方法转化快,但容易有淡淡的霉味;恒温陈化,指的是利用现代设备,比如空调、抽湿机等让环境保持恒定的温湿度。烟熏,是很多柑农采取的小规模陈化方法,通过烟熏,达到除虫、除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