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一片陈皮识乾坤,新会产区全档案(5)
2022年02月28日

一片陈皮识乾坤,新会产区全档案(5)


新会陈皮年份越高,其口感越甘醇,年份低的新会陈皮其含有的糖份和挥发油成分较多,茶汤呈青黄色,口感带有微微的自然苦酸、辛辣;年份高的陈皮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内囊逐步脱落,茶汤呈深黄色,气味清澈,甘、香、醇、陈,口感自然、清新、舒服。
    陈皮越老越好,但也越老越贵,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年份的陈皮。陈化三年到五年的陈皮,可满足基本的调理养生等刚性需求,可以烹饪,但泡茶品饮的话,口感一般;陈化十年左右的陈皮,可以煮水泡茶,泛酸的情况不明显了,口感佳,为大部分茶客接受;陈化十年到二十年左右的陈皮,也能满足茶客高端品味的需求了;二十年以上的新会陈皮,一般属于收藏级别,价格差异十分巨大。
识别劣质及造假陈皮
好的新会陈皮外皮呈深褐色,皮瓤薄,对光照视,油室透明清晰,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身而又容易折断,气香浓郁,味微辛,甘而略甜。
而劣质的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则皮身厚薄不均匀、片张不太完整、大小、片形不太一致,断片、碎片较多,还伴有少量杂质、病斑和虫蛀、烧皮现象存在。
产地造假
最常见的销售手段,将新会普通产区的陈皮,调高价格,当成核心产区的售卖。
另外,就是将福建桔皮、浙江橘皮、广西果皮、江西柑皮等外地皮冒充新会陈皮,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甚至有些商家特意从广西运来广西柑,然后放在新会当众剥皮晒皮,这种造假方法让人防不胜防,就算有的本土商家,也会有急利短视行为。
这几种柑在在香味和外观上有明显的不同:椪柑皮,椪柑成熟时一般为“大红果”,成熟度非常高,单果大,皮肥厚,颜色深褐色,没有明显的柑橘香味;皇帝柑(贡柑)皮,多为二红果,果皮非常薄,成色杂,晒干后辛涩味重,酸味挥发明显;蜜柑皮,果皮二红色为主,皮薄,颜色比较均匀,但陈化后油胞稀疏,容易被识别,而且香味不明显,只有淡淡的柑橘味;沃柑皮,外观颜色类似大红茶枝柑(大红新会柑),且外大小形状等都非常接近茶枝柑皮(新会柑皮),在陈化后有明显的甜香味,果皮含糖高,观感上具备迷惑性。
而新会茶枝柑制成的陈皮,会有比较明显猪鬃纹路,油胞感明显,香味更为强烈,即使是新皮煮泡,其香味也会比其他种类的柑橘呈现更强的挥发性和香型,因此如果在一堆柑橘皮中对比,是非常容易通过味道判断出新会柑的品种。
新会陈皮与其他产地陈皮在品质上存在显著差异,新会陈皮的外皮颜色逐渐由浅棕色转为深棕色,油点分布均匀,内囊会逐渐脱落呈浮松状。而造假的新会陈皮往往表皮无光泽,无油室,外皮颜色常为深黑色,内囊平滑、模糊一片。
此外,正宗新会陈皮的气味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变化,从刺激芳香味到清新芳香味,再到淡淡陈香味、浓郁陈香味,最后到陈香药香味、薄荷清凉感等。而造假的新会陈皮往往无明显香味,味苦而涩,甚至可能出现杂乱的异味。
年份造假
有的商家可能会更改陈皮的年份标签,将低年份的陈皮冒充为高年份的陈皮,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由于消费者对陈皮的年份认知有限,往往难以辨别真伪。通常他们会对陈皮表面进行“技术工艺”处理,以掩盖其真实的年份和品质。高温烘干    通过使用低年份陈皮勾兑了陈皮水或其他带有陈皮味、茶味的物质再高温烘干,能够快速达到人为做旧效果,同时也使其表面的陈皮挥发油大面积析出,甚至结晶。高温烘干会直接破坏和杀死陈皮里面的活性成分,导致其无法进行后续的转化。因此,经过这样处理的陈皮,无论存放多久,都失去了原有的营养价值和收藏意义。人为洒水加湿再闷盖
在高温高湿度下,人为洒水加湿并闷盖,可以加速陈皮表面陈化,使其外表皮颜色变深。这种湿处理的方法与茶叶中的渥堆、发酵类似,能迅速使陈皮呈现出类似老陈皮的色泽,以至于市场上到处都是十五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的“老陈皮”。然而,这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陈皮,虽然外表看起来与老陈皮相似,但内部结构和品质却大打折扣。这种陈皮颜色加深,看起来像老年份陈皮,但容易产生霉变,业内俗称“湿仓皮”蒸烤使橘皮脱水    通过蒸烤等工艺,使橘皮脱水,由于表面遭到破坏,油包就基本看不到了。表皮变得很脆弱,泡茶的汤色就会很浑浊,闻起来香气也很浅,并不持久,喝起来口感差,出现苦、酸、涩味道不等。
辨 别
自然陈化陈皮的颜色,是由橙红色或橙黄色慢慢陈化成棕黑色。一年柑皮:橙红色(橘红面)+米白色(橘白面);三至五年:浅褐色+卡其色(米黄色);陈化五至十五年:慢慢变成棕褐色+浅咖色(像牛奶咖啡的颜色);十五年以上看陈化程度,有一些陈化直到二三十年,依旧是棕褐色+浅咖色,有一些会略微更深色,会变成棕黑色+黄棕色。
自然陈化的新会陈皮,无论如何,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黑色或暗黑色,尤其是橘白一面,三十年左右的新会陈皮,橘白一面一般也是黄棕色而已,不会变成咖啡色或棕黑色。
自然干仓陈化的老陈皮,十五年以上的,橘红外皮呈棕褐色,微微有光泽;橘白内瓣呈浅咖色或黄棕色,浮松感,层次感、脱落感明显,一般会略有一些蛀虫的痕迹,片张边缘蜷曲,拿到手中,能感到其十分干燥、轻薄易碎。无论陈化多久,陈皮总是干净鲜明,油室通透,纹理清楚,不暗哑,无死光。
无论是十年还是三十年,一般正常煮水等情况下,汤色都不会变黑或变得特别深,始终是金黄至深琥珀色。不会出现普洱熟茶的深茶色或可乐色甚至酱油色。
正常陈化十年以上的新会陈皮,味道都非常纯正,入口甘香醇,无异味怪味,陈香馥郁。而陈化超过三十年的陈皮更是有浓重的药材香味,品饮优质的新会老陈皮,身心舒畅,口内有余香,香气十分怡人、提神。
而染色造旧的陈皮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橘红部分会呈现深黑色,橘白可以出现深咖色或棕黑色,而且有一种烤焦了的感觉,非常不自然。橘白内瓣无浮松感,层次感、脱落感,非常密实。把染色造旧的陈皮拿到手中,能感觉其比较厚重,并无真正老陈皮轻薄的质感。
造旧的陈皮,一下水,汤色就容易变深,稍微煮一下就会变成普洱熟茶的棕色,煮十分钟左右,就会呈现深茶色或可乐色,颜色特别深。
染色造旧的陈皮味道怪异,不同造旧方法所制的陈皮味道不同,有些是明显的酸涩甚至有苦味,有些则是闻起来有九制陈皮香,但入口无味或味道极淡,有些则是有奇怪的茶渣味……但他们的相同点都是无陈皮的自然清香,品饮后口腔不留余香,甚至品饮过后感到口舌有痹感,身体不适。新会陈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