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是双江的主体民族之一,信奉万物有灵、崇拜祖先,信仰原始宗教。丙山佤族“惊马茶”源于佤族人先祖日常耕作、狩猎用于去乏解困的饮用之茶水。受到茶树恩泽的丙山佤族人把茶树视为他们的庇佑茶神。每年都举行祭祀活动,在祭祀中表达出他们对自然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传远古的丙山佤族先祖的居住地处原始森林,佤族部落以刀耕火种,狩猎为生。有一种神奇的树在佤寨周围繁生,树叶宽厚油嫩,形状承椭圆三角形,叶边有锯齿,树杆坚实,常年不落叶,远远便有一股特质的香,偶有狩猎受伤抓一把叶放进口里嚼碎敷于伤口之上有愈合伤口的奇效,嚼碎之后却发现叶香更浓,吐出叶渣之后口留余香,并伴有回甜之感。久而久之,佤族人便把这种树叶做为饮用疗养身体之水,为了储存方便把这种叶放进竹筒里舂紧备用,这种叶便是茶叶,“惊马茶”的原型由此产生。
传说很久以前佤族山寨--丙山,被土匪盯上,欲行抢劫,土匪按探子探好的路向山寨摸进,行至寨外之时,匪首所骑的马却猛然大惊,硬是把他从马上给摔下来,只见前面的林子一片大雾蒙蒙,根本找不到方向,几次转来串去又回到原点,始终找不到进寨的路,无奈土匪只能退去。事后消息传到丙山,说是山寨的茶树很多,是茶神救了他们免遭劫难,山寨的佤族人也是惊奇不已,往后丙山的佤族人便把茶树视为他们的庇佑茶神。“惊马茶”从此而得名,也从此和佤族人们的生活息息相连。后来,每每有高贵的趾高气扬的商人或专横的地主进寨,经过寨口的一棵古茶树前时马便会猛然一惊而把主人摔下马来。天长日久,这棵古茶树已随岁月流逝不复存在,然而惊马的故事和“惊马茶”却一直流转、传承至今。
惊马茶传承人:李杰
“惊马茶”的制作过程/
(一)采茶
茶叶需选丙山古树单株九月至十月的秋茶,茶叶为手工炒制、凉晒成干茶。
(二)砍竹筒
1.竹子需选用生长两年以上,竹节大小、长度适中的甜竹。
2.将竹子砍成直径为6厘米,长42.5厘米的竹筒,用清水把竹筒内空清理干净,并凉干竹筒内部水分备用。
(三)制作“惊马茶”
1.把制作好的干茶叶放在蒸锅里蒸到一定时刻(茶柔软为止),然后趁着茶叶温度高、柔软时把茶叶放进备好的竹筒里舂紧。
2.将舂紧茶叶的竹筒放到火盆烤制,烤制时必须是纯木碳火,碳火不可太旺、起烟,碳火旺容易使竹筒烤焦而至竹、茶入味不均,韵味不足。
3.烤制时需不停翻动,节奏不快不慢,竹筒外壳需由黄到浅黑,烤制完成。
4.待竹筒完全凉透后用刀削去竹皮,露出白质外壳即可。“惊马茶”制作完成之后需存放一年以上茶的特有韵味方可显现。
丙山佤族“惊马茶”传统工艺历史久远,是佤族茶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汤橙黄,入口微润,有涩感,而后回甘顿生,口留余香,更有清热解毒、生津去乏之功效。
佤族家家种茶,人人会喝,茶与佤族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劳作,还是节庆、待客、送行、祭祀、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生辰添丁、乔迁新居等生产生活中,茶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茶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惊马茶”也成为他们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桥梁。
从传统工艺来看,丙山佤族“惊马茶”是一种最古朴而自然的茶储方式,体现了佤族对茶自然认知的开始,从感恩先人到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出质朴、纯真的精神境界,他们用“茶”这一最普通、最自然的物品,维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来源:双江文旅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