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没人讲清楚的茶汤穿透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
2022年02月28日

没人讲清楚的茶汤穿透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


正如上一段所说,穿透力极好的茶都出现在易武的名微森林产区,我就用易武茶来举例。易武茶的穿透力(此处主要指:即时穿透力)切实与:生态、树龄、树种有直接关系。比如同为古树茶,叶种对的前提下,家边茶根本不会出现即时穿透力的体验;半家边半森林茶即便出现穿透力,也是平缓的,并不直接;相反顶级的森林产区,叶种对的前提下,即便树龄达不到,也会出现较清晰的穿透力;而类似瑶区的茶,也是标准的森林茶,但这个片区的茶,即便是古树,我也没喝到清晰的穿透力,所以我一直怀疑瑶区的茶树种和易武产区有一定的差别;
再说说整个临沧产区的茶,临沧茶整体的生态和古六山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更多考虑的是山场(感觉更多是和土壤相关),树龄、树种;我喝到穿透力最好的就是冰岛老寨古树和昔归古树,即入喉感和入腹感同时兼具。许多二线山头,比如南迫、坝歪、地界、磨烈、大中山、小户赛等山头,茶汤有入喉感,但根本体验不到入腹感。遇到穿透力好的原料已经有一定难度了,但要把原料的穿透力表现出来,真的不容易。在山头茶初制的过程中,但凡工艺有大的缺陷,都会造成茶汤穿透力下降或消失的,比如萎凋重导致鲜叶过度氧化或发酵、高温快火杀青、没杀熟或杀过了、闷堆等等;破坏穿透力的工艺原因太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于冲泡,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吧,即穿透力好的原料,通过合理的冲泡,能更好的表现其穿透力。原料本身的品质达不到,再好的冲泡工艺也不行的。
|喝懂茶汤的穿透力,一定要看完的7大知识点!1. 在穿透力的体验里,我认为即时穿透力要高于滞后穿透力,原因如上文所说:穿透力的即时体验出现时,大概率会出现滞后体验;而出现滞后体验时,未必会有清晰即时体验。当然,两种体验都能感受到,肯定是最好的;2.如果感受不到即时的穿透力,但滞后的穿透力(气感、体感)很清晰,算不算好茶?我个人的观点,都有可能。如果你具备判断穿透力的能力,一定要结合其他体验比如(滋味、香气、回甘生津)等来综合判断;3.并不是说穿透力强的茶就一定顶级,比如刮风寨的白沙河,穿透力很强,但体验缺乏记忆点(比如甜感一般、回甘生津平平),所以白沙河在刮风寨的森林产区里,价格一直不算高;没有穿透力的茶也有很好的,比如曼松的森林乔木或大树茶,穿透力也一般,但其他方面的体验很顶级(如甜感、香气、生津等);当然了,茶叶的品饮体验时常会与个人品饮偏好挂钩,如果对自己的品饮能力足够自信,你喜欢的,就是名山,你偏好的,就是好茶;
4. 捕捉到穿透力是需要长期品饮经验支撑的,甚至需要刻意训练。主要训练的部位是喉咙(确切的说应该是舌底到喉咙一段),通过喉咙去感受茶汤的流动,一旦你的喉咙能轻松的捕捉,并做出相应的判断,那你就打开了高端山头古树品鉴的大门,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提“入喉感”的原因;5.一定要长期品饮高端的山头古树料,最好是名山古树茶的原料;因为较容易出现穿透力的茶,基本都集中在名山古树里,尤其是古六山方向的森林古树茶;
6.穿透力的感受是需要迭代的。举个个人品饮的例子:2020年之前,我基本都喝临沧茶,很少接触易武方向的茶,当我第一次喝到麻黑头春古树时,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清晰的穿透力,于是开始大量接触古六山的产品,大约喝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已经不能从麻黑的品饮体验里感受到穿透力了,不仅是麻黑,许多寨子的所谓森林古树如高山寨芭蕉林、一扇磨、冷庙、张家湾等的穿透力都感受不到了;相反类似刮风寨的茶王树、白沙河、黑水梁子、冷水河、弯弓的白茶园、凤凰窝、马鞍山等等茶园里穿透力从未消失。我举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如果你能感受到穿透力时,建议多喝一点高等级的原料,不断跌太,有助于你更准确、清晰的判断这个体验;7.一款茶如果刚开始(或者新茶时候)你喝到了清晰的穿透力,喝一段时间(比如半年、一年后)后发现穿透力减弱或消失了,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你的品饮水平上升了,一是这个茶你存坏了,大概率是前者;
来源: 半文 山头古树茶半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7czn131.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