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一些茶友说“我的小青柑发霉了,不能喝了,我都扔了!”,然后我就问是什么情况,后来才发现,茶友们说的“发霉”并不是发霉了,而是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并不是发霉。
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它主要是由小青柑表皮的油室破裂后,其中的柑油结晶析出形成的,在陈皮行业中被称为 “脑晶” 或 “柑油晶”。从成分上来说,这些白霜主要是柠檬烯,它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有着类似柑橘的清香气味。这层白霜不仅对人体无害,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小青柑的品质。因为只有在新会小青柑的柑皮中,才比较容易出现这种丰富的柑油结晶现象。而且,加工工艺比较好,能较好地保留柑皮中的有效成分,使得柑油在合适的环境下更容易结晶形成白霜。那么什么样的是“果霜”,什么样的是“发霉”呢,我们进行简单的学习一下二者有什么区别。小青柑表面的 “果霜” 和发霉有以下一些区别:外观方面果霜果霜通常是白色的结晶体,均匀地分布在小青柑的表面。它的分布比较自然,像是一层薄薄的、细腻的粉末,而且看起来比较干燥。例如,有些小青柑的果霜就像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霜花一样,均匀且有质感。果霜不会有绒毛状或者丝状的物质,并且和柑皮结合得比较紧密,不会轻易脱落。
发霉霉斑的颜色可能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白色、绿色、黑色等。颜色往往不均匀,一块一块地分布在小青柑表面。霉斑的形态不规则,可能会有绒毛状、棉絮状或者丝状的物质生长出来。而且霉菌很容易在柑皮表面蔓延,随着时间推移,霉斑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如果用手轻轻触碰,发霉的部分可能会有一些粉末或者丝状物质脱落。
气味方面果霜带有小青柑本身的果香,这种香气比较清新自然,没有刺鼻或者腐臭的味道。果霜只是柑皮自身物质的析出,不会改变小青柑原本的气味特征。发霉会有一股霉味,类似于潮湿环境下衣物发霉或者食物腐烂的那种刺鼻气味。这种气味比较浓烈,会掩盖小青柑本身的果香,而且随着发霉程度的加重,霉味会越来越明显。触感方面果霜用手指轻轻触摸带有果霜的小青柑,感觉比较干燥、光滑,不会有黏腻感。因为果霜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结晶,没有水分和粘性物质。发霉触摸发霉的小青柑,可能会感觉到表面有些湿润、黏手。这是因为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所以发霉的部分可能会带有一些水分或者霉菌分泌的粘性物质。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2年02月28日